本台讯 文明创建工作是一场综合性、系统性且充满挑战的“大考”。川汇区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保春凭借“绣花”般的细腻功夫,书写出一份亮眼的“城管答卷”,助力城市实现从内到外的华丽蜕变。
城市管理水平是文明城市的重要体现。孙保春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将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文明城市建设一体化推进,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美丽文明的人居环境。
川汇区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保春告诉记者:“我们创新推行了‘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服务型执法培训,转变执法理念,注重与商户、群众的沟通交流,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川汇区城管部门将提升城市品质、造福群众作为核心任务,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风雨交加,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对文明创建事业的忠诚与担当。
川汇区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保春说:“针对占道经营、违规广告、乱停乱放等市容顽疾,我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对流动摊贩集中区域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划定临时便民疏导点,引导摊贩规范经营;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取缔长期违规占道经营行为。按照‘安全、美观、规范’的原则,对城区各类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
周口市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是一部城市品质提升的奋斗史,也是一份对市民美好生活承诺的践行书。周口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并不是终点,城管人将持续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质,不断巩固创建成果,书写更加精彩的“城管答卷”。
川汇区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保春表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又一个新的起点,今后我们将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法律法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同时对执法过程中的文明用语、仪容仪表、执法程序等进行严格规范,以‘绣花’功夫助推创文常态化工作迈上新台阶,文明行为持续提升,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旭 高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