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5月28日,商水县在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举办机收减损技能测试活动,通过在麦收现场“以练促训、以练提技”的方式,树立起“减损就是增收”意识,全力保障夏粮丰收、颗粒归仓。
在高标准农田一待收地块中,数台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竞相冲入田间,轰鸣声中,一垄垄成熟的小麦被卷入收割机仓,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金色麦粒倾泻入仓。
商水县种粮大户刘天华望着机收队伍高兴地说:“这几台收割机速度平稳,行进路线恰当,开过去地里基本没掉多少麦粒,这收上来的小麦,颗粒饱满,品质非常好,我估计着亩产1300斤。”
10分钟时间完成了20亩的收割任务,这场比赛不仅要比谁跑得快,还要比谁机收漏的少、留茬低。农机部门专家在随机抽取的测评区域之内,捡拾、去杂、标志、称重,算出损失率,为合格机手颁发机收减损技能之星证书。
农机手马建立告诉记者:“我认为这次获得证书与我多次参加农机培训和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密不可分。无论收谁家的麦地,我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机器参数,力求把麦子的损失率减少到最低。”
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商水县今年三夏期间投入联合收割机5500台;组建应急抢收服务队30支,成立维修服务队21支,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4个。预计一周左右基本完成小麦抢收任务,机收率将达到99.9%以上,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商水县农机技术中心主任王小六介绍说:“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我们通过持续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能测试活动,以练促训、以练提技、不断提升机手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精细高效、提质减损,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农机力量。”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许伟光 通讯员 王威 马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