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小麦成熟在即,丰收在望,滚滚麦浪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黄。5月21日,项城市农科所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小麦测产工作,组织专家组对项城市优质小麦种养循环模式构建与应用示范基地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助力夏粮增收。
在田间地头,项城市农科所组织农业专家就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召开了现场会,为种植户详细讲解了郑麦1860的优势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邀请了该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分为两组对秣陵镇前年湾村,丁集镇代桥村、田寨村,千佛阁街道大庙村四个项目基地进行了测产验收,这四个基地种的全部都是优质高光效小麦——郑麦1860。
农业专家严格按照小麦测产技术要求,对项目示范基地小麦进行调查取样,并将记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根据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测算出了小麦理论产量。
在丁集镇代桥村的一处合作社麦田里,项城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韩景红说:“通过现场测产,这块示范田平均亩产能够达到683.2公斤。今年虽然遭遇了特殊的天气条件,给小麦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这块示范田从测土、配方、施肥、播种,到后期的病虫害防控,都做得相当到位。这也说明了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只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小麦就能够达到高产。”
种粮大户张锦功说:“今年,我们流转了土地2700多亩。农科所给我们提供了种子、技术、服务,又来到田间地头帮我们进行麦田管理。通过今天测产,感觉今年的产量非常理想,丰收在望。”
项城市农科所本次采用了“五点取样法”对2024至2025年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项目基地示范田进行测产,平均亩穗数42.3万,穗粒数39.2粒,千粒重按国家审定标准48.5克计算,理论产量803.76公斤,按八五折实产(亩产)683.2公斤。通过实际测产,小麦郑麦1860表现出色,抗病性强,光效利用率高,抗寒抗倒性强,具有高产稳产性突出、优质高效、生产高效的优良特性。
“我们希望通过测产全面了解项目区小麦生产状况,掌握优质小麦产量信息和单产提升潜力,为科学分析项城市小麦生产总体形势和制定粮食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第一手数据,努力为项城的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确保项城粮食安全。”项城市农科所所长陈瑞瑞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梁振华 通讯员 张永久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