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4月23日,记者在扶沟县大新镇杨庄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看到,清澈的河水通过纵横交错的沟渠流入麦田。
“我们村的渠道畅通,春灌效率高,今年全村几千亩麦田已浇透了两遍,就盼着丰收了!”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光辉说。
近年来,扶沟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把农田沟渠治理作为畅通田间“毛细血管”、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举措。2021年以来,该县累计筹措资金12.76亿元,实施“全域水系连通”工程,对全县9条主干河道、11条干渠、88条支渠进行整治,疏浚沟渠1100公里,维修重建涵闸198座,有效提升了农业灌溉和防灾减灾能力,让“旱能浇、涝能排、沟相通、渠相连”的愿景变为现实。
为有效应对本次旱情,扶沟县依托沟渠连通优势,对全县9条主干河道、11条干渠、88条支渠、380余条斗渠、农渠、毛渠进行统一蓄水调度,使104万亩麦田灌溉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双源保障,有效降低了机井使用频次和毁损率,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扶沟县小麦累计灌溉面积达228万亩次,全县小麦均已完成两遍“孕穗水”浇灌,当前生长状况良好。此外,全县投入资金1572.14万元,开展“一喷三防”全覆盖行动,目前飞防作业已全面完成。
当前,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期,对水肥需求较高,灌溉与施肥是保障小麦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扶沟县组织87名技术人员成立8个技术指导组和2个巡回应急组,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800余次,培训群众3万余人次,通过喷施叶面肥等科学管理措施,小麦苗情持续向好发展。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