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年来,郸城县坚持把发展渔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水域生态安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着力点,以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治坑塘、引技术、扶龙头、强带动,深耕细作水产养殖产业,不断挖掘致富增收潜能,全力做优、做活“水”文章,让乡村渔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走进河南丹湖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只见工人们正在通过手机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在这里一部手机即可实现全天候管理,精准掌控每一池鱼儿的生长动态。
河南丹湖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养殖工人付金见说:“这个养鱼场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用手机远程化操作检测水质、室温,我一个人管了三十多个鱼池,很轻松。”
郸城县依托河南丹湖水产苗种繁育有限公司,先后在汲冢镇建设3000平方米设施渔业数字渔场,在巴集乡段寨村建设“数字家庭渔场”,探索“工厂化车间+庭院式养殖”双模式,激活乡村闲置土地资源,让“房前屋后”成为增收阵地,使参与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
郸城县巴集乡段寨村村民段应银说:“空地可以养鱼,非常方便,公司再把鱼统一回收。”
河南丹湖水产苗种繁育有限公司郸城项目负责人武鑫说:“家庭渔场是我们公司针对庭院经济定向研发的有别于传统土塘养殖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它的特点就是房前屋后空地上,不改造土地的前提下,可以建养殖的地上渔场、设施渔业,相比传统的土塘,成本低,建设更灵活,而且易操作。我们提供全程智能化服务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采取合作模式,全程扶持,全程跟踪,确保每个养殖单元对周边农户每年都能增收两万块钱以上。”
郸城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依托19个乡镇1.7万亩坑塘资源,投入衔接资金3000万元,在每个乡镇建设1个示范点,重点采用“新型漂浮式网箱”“坑塘工厂化分段养殖”等新模式,配套尾水治理、智能投喂等自动化设施,建立“一乡一点、一塘一案”,以点带面推动标准化养殖全覆盖,逐步形成“育苗—养殖—加工”全链条发展路径,有效带动2560人实现就业创业。
郸城县农业农村局水产股股长张艳说:“我们着力打造龙头矩阵,坚持‘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发展模式,重点培育城郊乡建全水产、宁平镇康全水产、河南丹湖水产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各乡镇对闲置水面、坑塘资源进行开发盘活,推动水产养殖向‘品牌化、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让郸城水产有更广阔的市场。 ”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田超 郸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