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太昊伏羲祭典:非遗传承与文化盛宴的完美结合

2025-04-11 20:11:0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庙会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说全国庙会的天花板,非周口的伏羲太昊陵庙会莫属,它曾经创下单日游客80多万人的纪录。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太昊伏羲陵都会举行

本台讯  庙会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说全国庙会的天花板,非周口的伏羲太昊陵庙会莫属,它曾经创下单日游客80多万人的纪录。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太昊伏羲陵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典活动。山东、安徽、湖北、山西等十多个省的民众云集淮阳,人头攒动,熙熙攘攘。2006年,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原文化学者雷泉君说:“二月初二举办的恭祭活动,也相当于为祭典拉开了序幕。二月二当天,在太昊陵内外也会围绕祭典举办动态展演和静态的展示,在此期间,像泥泥狗、布老虎等传统技艺项目也会有相应的展示,同时会有游客前来许愿和还愿,可以说,祭典至今已发展为朝祖进香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种形式融合。”

太昊伏羲祭典历史悠久。伏羲氏作为华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始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兴嫁娶,他点燃的文明火种,至今仍在华夏血脉中流淌。

中原文化学者雷泉君告诉记者:“在伏羲氏相关的传说和故事中,宣扬着诸如勤劳、善良、智慧、团结等价值观,通过祭祀活动,这些道德观念被不断地传递给后人,成为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人们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维护社会秩序。这种道德传承和秩序维护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必有源。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农历二月初二如约而至,华夏子孙齐聚羲皇故都寻根谒祖。在苍翠的古柏间,在斑驳的建筑里,在厚重的历史中,了解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中原文化学者雷泉君说:“太昊伏羲祭典是伏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祭典活动,人们纪念伏羲的功绩,传承和弘扬伏羲所代表的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文化内涵,使伏羲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太昊陵作为始祖伏羲的长眠之地,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人们对这位伟大先祖的感念之情。慎终追远、礼敬祖先,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伏羲文化崇尚的创造精神与和谐理念,正通过祭典而薪火相传。”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宇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