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4月8日上午,周口市博物馆内一幅长达66米的恢弘画卷《沙颍百里图卷》首次完整亮相。这幅被誉为周口版“清明上河图”的巨作,由88岁老画家葛庆亚历时5年精心创作完成,生动记录了沙颍河两岸的人文景观与时代变迁。
这幅66米长卷《沙颍百里图卷》,西起西华逍遥镇,东至沈丘出界处,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序,描绘了沙颍河沿岸上千人物、船只、建筑和民俗活动。从春节庙会的欢腾到端午龙舟竞渡,从市民夏日戏水到秋收农忙场景,葛庆亚用细腻笔触将周口的“母亲河”浓缩成流动的史诗。
“必须完成,这是我的责任。”——2020年,83岁的葛庆亚为寄托晚年情怀,决心实现年轻时的夙愿。他骑着三轮车沿沙颍河采风,远郊区域则由子女驾车陪同,拍摄、速写积累素材数千张。
参观市民沈湛说:“这是周口首部以长卷形式全景展现沙颍河风土人情的画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史料价值。”
葛庆亚在卷尾题跋写道:“喝颍河水七十余年,周口为第二故乡……”这位扎根周口70余年的安徽老人,用画笔完成了对“家”最深情的告白。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磊 阮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