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春暖花开时节,人们纷纷选择外出踏青,部分人群却出现了皮肤红肿、打喷嚏、眼睛痒等症状。近日,记者采访了周口东新医院医生,为易过敏人群如何预防支招。
周口东新医院皮肤科医生刘超俊说:“花粉过敏又叫花粉症,是一种因吸入外界花粉抗原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每年春季为高发期。春季潜在的致敏因素如花粉、柳絮、动植物粉尘增多,除了吸入引起的过敏,皮肤过敏发生率也高。”
据介绍,春季致敏原不仅包括杨树、柳树、柏树等风媒花粉,还有梧桐、银杏等植物飞絮。不少人会把春季花粉症与普通感冒搞混。那么,这两者如何区分呢?“春季花粉症与普通感冒,这两者都会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其实很好区分,花粉症因春季花粉过敏所致,多局限于鼻腔及眼部,通常持续一月左右;而感冒通常合并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等,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咽痛等,一周左右可逐渐好转。”刘超俊说。
春季是过敏的高发季节。医生提醒,春季过敏通过科学防护、规范用药及长期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刘超俊说:“在花粉季节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浓度监测信息,一旦花粉浓度升高,要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区域。出行时要佩戴口罩、眼镜,穿长袖衣物。外出回家要及时脱掉外衣,并洗手和清洗鼻腔。”
春季是花粉等过敏原最为活跃的季节,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大家又该怎么办呢?“春季是过敏的高发期,如果你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建议大家到正规医院抽血检查血常规和过敏原,查找过敏原因,这样可以对症治疗。”周口东新医院检验科主任管庆艳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