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周氏针灸:针尖上的健康守护

2025-04-01 18:15:1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提起“非遗”,人们想到最多的可能是精美绝伦的手工艺术品,然而在郸城,还有这样一种较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针灸,这种技艺不仅让无数患者受益,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

本台讯  提起“非遗”,人们想到最多的可能是精美绝伦的手工艺术品,然而在郸城,还有这样一种较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针灸,这种技艺不仅让无数患者受益,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代表。

郸城县历史悠久,物阜民丰,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中医项目针灸技术,被人民群众高度认可和赞扬。其中“周氏针灸疗法” 就是这些颇具声望、影响深远的传统针灸特色之一,在薪火相继中造福惠泽了众多患者。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周氏针灸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怀明告诉记者:“最早以前,以石针为主,用石针刺入皮肤,刺入穴位,再延续后边,是用竹针,竹竿做的针具,这叫竹针,再往后随着年代又改进,用骨针,一般都是骆驼骨头。”

周怀明还展示了银针、金针、梅花针、无烟灸、隔姜灸等其他针具和灸具。周氏针灸在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一方一法、一穴一术,自成体系,与人体十二经络传统针法迥然不同。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周氏针灸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怀明说:“我们这个穴位是书本上没有记载的,从祖上延续下来这个穴位叫环中穴,在这个胯部,对于病不同,针法、下针也不同,我们的特色穴位最少得有十个穴位到二十个穴位。”

2021年,周氏针灸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不仅是对周氏家族数代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中医针灸这一古老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周怀明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他积极开展传承工作,培养年轻一代的针灸人才,让这一宝贵的非遗技艺得以延续。周怀明说:“每年我都招很多培训学员,徒弟收了十批,学会会议召开了十届了,培训班也开展了两三期了,学员全国各地也有一千多名了。”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宇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