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周口市聚焦改革创新,深化“放、管、服、效”各项举措,培育和壮大各类经营主体。截至2月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大关,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3月12日,邮政快递员将营业执照顺利送达申请人郭晨轩的手中。拿着头天申请第二天就到手的企业证照,郭晨轩激动不已。
开办企业申请人郭晨轩告诉记者:“一趟没有跑,生意该干干,事该办办,直接送到我手里,我没想到那么快,现在咱的政府办事确实效率非常高。”
郭晨轩申办企业证照不跑腿主要得益于周口市改革创新推行的“无感审批”新举措。申办企业对象,只要在手机上下载“全程电子化”APP,按照步骤填写个人信息,足不出户就可精准高效办理所需证照。
周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服务大厅负责人刘德胜说:“对企业提出的申请采取了零见面、零接触、零跑腿,解决了老百姓所说的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这个很棘手的问题,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腿。”
本着高效极简审批模式,周口市大力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次办妥、一日办结”改革,拓展“企业开办+N服务”,将开办企业所需的注册登记、税务办理、社保登记等13个环节并联审批,让申办人“进一扇门”,驻足“一个窗口”办结所有事项,让“一站式服务”更加具象化。
周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服务大厅负责人刘德胜表示:“我们深刻理解‘站’的意思,又深刻挖掘我们采取的‘一站式服务’,申请人只在一个窗口站着不动,所有行政审批的13个项目由企业按需点单了以后,工作人员进行并联审批,一动不动就把所有的事办好了。即来即办、即提交即批准,现在平均审批时间在0.17个工作日。”
统计显示,截至3月12日,周口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2万户,今年新设主体同比增长75.1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总量位居全省第三。
周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科副科长谭茹说:“在这庞大的经营主体中,第三产业以81万户的绝对优势占据了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近两年来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自2024年以来,新设立的经营主体数量同比激增116.31%。”
有数量更要有质量,周口市将经营主体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因类施策、因企施策、按需施策,强化政策、资金、土地、用工等要素保障,保证经营主体“活得久”“长得高”“长得壮”。河南彩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都要投入700多万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国家专利达到42个。去年10月,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短暂困难,周口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推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举措帮助企业获得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完成年度科研攻关任务,并顺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高耐久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新专利。
河南彩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东印告诉记者:“我们如期完成了研发六个新产品的一个目标,能够满足市场不断的需求。新产品的投放以后,可以说市场是不断拓展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创新改革,提高服务质效的同时,周口市强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落实,建立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聚焦降低发展成本、减轻税费负担、加强金融扶持、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创业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等六个方面,实施育苗倍增工程和质量品牌战略,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2024年,周口市指导“个转企”1889户,较2023年增长18.88%。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达2690家。这些新业态、新质经营主体不仅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上表现出色,更在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上展现出强大潜力。
周口市委党校党委委员、教育长刘晓玉表示:“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目前我市各类经营主体突破100万户,这不仅是量的跃升,更是质的飞跃。百万户的突破,反映了我市营商环境的成熟度实现新突破、反映了我市创新创业的活跃度达到新高度、反映了我市经济生态的健康度迈向新格局。这也是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突出体现。百万户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我市必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营主体总量持续增长,推动周口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周口力量。”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振伟 康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