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今年以来,扶沟县大新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金钥匙”,全面推行“1+3+N”网格化包村制度,通过织密红色网格、建强服务队伍、创新工作机制,实现治理资源下沉、服务触角延伸、矛盾隐患早解,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
织密红色网格体系,筑牢治理根基。按照“全域覆盖、边界清晰”原则,将全镇划分为71个基础网格,构建“镇党委—包村干部—网格指导员—村党支部—村级网格员”五级组织架构。全镇68名优秀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党员占比达98%。建立网格党支部活动站,配备“红色网格工具箱”,内含民情日记、应急手册、服务指南等物品,确保网格治理有阵地、有规范、有标准。
创新“三色管理”机制,提升服务精度。建立动态分级管理台账,运用“红黄绿”三色标识法精准施策:红色标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落实“每日必访”;黄色标注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实行“挂图销号”;绿色标注普通农户,开展“季度遍访”。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件,化解矛盾纠纷18起,化解率达98.6%。在全县经营性自建房排查工作中,该镇通过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的率先在全县完成此项工作。
搭建智慧治理平台,强化协同效能。当地建立镇、村两级网格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平安办、民政、农业等8个部门资源,形成“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同时,建立网格事项流转处置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办理时限,确保网格内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有效解决。此外,还建立了网格员考核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网格员进行表彰奖励,激发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金刚 通讯员 贾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