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2024年,周口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345”工作体系,以“高质效检察管理年”和“七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忠诚履职、奋勇争先,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川汇检察:“检察官+法警”守护国有财产
川汇区人民检察院法警大队全力探索检察履职新路径,与公益诉讼部门深度融合,依法联合开展公益诉讼案件诉前调查、回访监督等工作,高效准确固定证据,确保监督实效。办理一起征收耕地占用税案件,成功促使涉案单位欠缴的483万余元耕地占用税全部缴纳入库。
淮阳检察:检护非遗 豫“泥”同说
淮阳区人民检察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融入检察履职实践,扎实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公益护航专项活动,相关经验做法省检察院转发4篇。以检察履职守护匠心为切入口,制作微视频《检护“非遗” 与远古“泥泥狗”舞乐中秋》《检察豫“泥”说》,广受人民群众好评,最高检、省检察院予以展播,以检察力量将周口非遗推向更大的舞台。
西华检察:内外协作 做实行刑双向衔接
西华县人民检察院完善内部协作机制,搭建外部沟通桥梁,实现“行刑双向衔接”提质增效。2024年移送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01件224人;持续跟踪问效,做实行政监督后半篇文章,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意见141件,行政机关行政处罚131件,为国家挽回医保资金86万余元。
商水检察:多元作为 护农安民促和谐
商水县人民检察院成立“乡镇民行-与民同行”工作室,围绕耕地保护、农资安全、环境保护精准发力,3件涉农类案件获评全省典型案例;治罪与治理并重,依托乡镇矛盾调解中心成立检察便民服务工作站,近三年促成刑事和解133件、发放司法救助金87万元;强化特殊群体保护,严厉惩处侵害老年人、农民工、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犯罪,助力农民工讨回“血汗钱”170万元。
沈丘检察: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沈丘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凝聚“银发”力量,引导退休党员干警发挥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影响力广的优势,依托“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社情民意反映、文明新风倡导、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河南省委老干部局命名为“省级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郸城检察:以检察之力 守护“中原粮仓”
郸城县人民检察院立足于农业大县实际,扎实开展“益心为农”公益诉讼工作,服务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依托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及时、全面排查破坏耕地、农资安全、涉农知识产权线索,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治理。着力破解破坏耕地、涉农补贴贪腐等问题,全力把好粮食安全耕地基本关、耕地质量保障关、粮食购销责任关。
扶沟检察:守“知”防“诈”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扶沟县人民检察院扛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集中统一管辖责任,批捕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1件48人,起诉85件190人,全力服务周口区域创新高地建设。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评为“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一起侵犯著作权案被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成功办结一起涉172人、诈骗金额达2500万余元的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办理过程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现场》栏目播出。
太康检察:“康”之馨 观护帮教伴成长
太康县人民检察院建立“‘豫’见未来·‘康’之馨”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借助某职业中专教育资源,联合多部门建立“1+10”协同观护帮教工作机制,将涉案失、辍学未成年人纳入帮教中心继续学习,实现“帮、学、矫、察”一体化。118名涉案未成年人学成技术参加工作,首批参加高考的8人中6人考入大学,走出一条特色未成年人保护之路。
鹿邑检察:专班培养 激活典型案例“一池春水”
鹿邑县人民检察院把培育典型案例作为提高办案质效的有力抓手,成立典型案例培育专班,建立案例备选库,定期召开写作讲评会。全年共有12篇案例被上级院评为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和精品案例,办理的残保金征收行政公益诉讼案,被最高检公益诉讼研究基地等多家单位评为典型案例。
项城检察:数字驱动 打开法律监督新格局
项城市人民检察院深化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强化运用数据模型培育典型案例,取得丰硕成果。组建数字检察团队,利用自建模型发现线索513条,成案30件,制发各类法律文书32件,制作办案指引1个,最高检课题立项1项。其中利用自建模型发现并移送违纪违法线索22条,2人被审查调查、13人受到纪律处分,经验做法被最高检转发。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许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