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文房四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是承接华夏民族优秀灿烂文化的纽带。“文房四宝”毛笔居首,而毛笔既是最能彰显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工具,也是最重要的谱写历史的工具。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就以制作毛笔著称。
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有着“毛笔之乡”的美誉,汝阳刘村人以笔业为生,几乎家家都出笔工、户户会制作毛笔,出现许多制笔世家,代代相传,直到今天,这个小村庄里依然有十几家制笔坊,保留着传统的制笔技艺。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汝阳刘毛笔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四平说:“毛笔的制作100多道工序,就这一支笔,要一个工人做,一天都做不好。”
汝阳刘毛笔制作精细,工艺流程主要有分毛、脱脂、去绒、装毛、齐毛、垫毛、切毛、梳毛、修毛、成头等128道工艺,其工艺具有独特性。行话说“制笔如做人”,一支好毛笔制成时,需兼具“四德”。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汝阳刘毛笔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光辉告诉记者:“‘四德’就是尖、圆、齐、健,这个‘尖’就是聚拢的时候,它是形成一个圆锥状,线条得美;‘圆’就是毛笔的一个饱润度;‘齐’讲的是刷开以后,整体是平齐如一的;‘健’讲的就是用笔的时候能够弹性自如。”
汝阳刘毛笔还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研制和改进,现已开发出单支笔、礼品笔、书画用笔、学生用笔等120多个品种和规格,使毛笔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汝阳刘毛笔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光辉说:“做一支毛笔就是贵在坚守,做每一道工序都要一分一厘地坚守下来,到目前,我们不止制作毛笔,现在还成立的有书法培训中心,还有毛笔的技艺培训中心,也开展了一部分研学教育,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能够学习书法,然后喜欢上毛笔,让毛笔更多地传承下去。”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