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1月20日下午,周口市公安机关“护航返乡”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周口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电信网络诈骗侦查支队、警令部三部门负责人就“护航返乡”主题活动详细内容和具体举措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题一: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春运开始后,大量外出人员返周,请问公安机关如何应对严峻的道路交通管理压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顺畅呢?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支队长轩鹏:群众过节、警察站岗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也是职责所在。我们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全力疏堵保畅。针对27处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客流集散地,严厉打击揽客和非法营运行为;针对35处大型商圈和28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最大限度强化显性用警,一点一策制定疏堵保通方案,加强高峰时段指挥疏导和秩序维护;针对农村地区,紧盯全市前期排查到的78处马路市场、142处乡镇集市,增设临时执勤岗点,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隐患,加大对酒醉驾、农用车违法载人、车辆乱停乱放等易引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路畅人安。二是做好应急处置。制定应对雨雪冰冻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准备了充足的除雪融冰物资和处突救援力量,确保恶劣天气发生时能够拉得出、跟得上、打得赢。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自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春运“两公布一提示”信息,让群众了解我市春运交通特点、施工易堵路段、事故易发点段,为群众规划出行线路提供参考。通过农村“大喇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讲解交通安全常识。春运出行,平安是最快捷的路。借此机会,提醒广大群众,春运出行一定要守法出行、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问题二: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临近春节,电信网络诈骗可能易发高发,请问应该如何进行防范?
市公安局电信网络诈骗侦查支队政委王一松:目前,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虚假贷款、网络游戏虚假交易、冒充公检法等6种诈骗类型是我市最为常见的高发案件,占比近80%。临近春节,还将出现新的诈骗手法,如网购年货时,骗子利用邮寄“礼品卡、兑换卡”或冒充客服退费赔偿的方式,诱骗网民扫码进群刷单;未成年学生在家用家长的手机玩游戏过程中,遇到陌生人共享屏幕进行游戏账号、装备交易被骗;还有让群众购买黄金邮寄或用网约车运送现金进行投资或完成任务实施诈骗。在此,特别提示广大居民朋友们: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需谨慎;“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一定要全部关注,APP预警权限一定要实时开启,96110来电一定要及时接听。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问题三:
周口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临近春节,群众办理公安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的业务量将激增,公安机关将如何应对?
市公安局警令部主任王丽:春节前后是群众办证的高峰期、集中期,这段时间,全市公安机关窗口工作人员将实行AB岗制度,并增加工作人员开展导办、代办、帮办,同时开展提前上岗、延迟服务、预约服务,做到每天“开门迎接第一名群众”,坚持“送走最后一名群众”。其中,车管所春节期间网办业务“不打烊”,群众可以通过“12123”平台网上申请办理;驾驶人考试中心,节前每天延长考试时间,坚持“当天办结”,确保当日考生全部考完才下班;假日期间,将提前上岗,也就是大年初四开始办公,群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加考试。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在2005年办理首批二代居民身份证的群众,20年有效期即将期满。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周口晚报》发布了《周口警方提醒》,身份证到期前六个月即可申请换领,为防止身份证到期带来麻烦,群众可以到属地派出所申请,也可以到离家近的派出所就近申请换证。针对因商务等需要紧急出国(境)人员,市局出入境管理部门也已经开通“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及时提供加急服务,群众也可拨打12367电话联系或咨询。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