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郸城泥塑主要分布于郸城县城关镇及以东地区,在历史上为繁荣我国的民俗文化起到过重要作用。
张振福是郸城泥塑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的工作室里随处可见一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有的嘴巴大张、有的放声大笑,一个个有趣的生活场景,无一不勾起人们儿时的记忆。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振福泥塑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振福告诉记者:“这个制作的过程比较复杂,首先就是取土,要没有杂质的土,还要有黏性、可塑性比较强地土,选好之后晒土、过滤、晾晒、和泥,包好储存,最后就是塑造形状,再烧制等等这些环节。”
随着时代的演变,张振福的泥塑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撷取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豫东农村人物在生活中最具动感和情趣的瞬间,人物表情丰富、本土气息浓厚,这也是它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振福说:“像这件作品,它的名字叫《黄河娃》,也是反映了我在小时候,在豫东农村,像推铁环、打陀螺,都是经历过的事情,这件作品,也有幸地被选入了全国美术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本插图。”
传统技艺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张振福把泥塑和钧瓷完美结合,既保留了泥塑有趣的造型,又吸收了钧瓷色彩丰富的优点,极大增强了传统泥塑的艺术表现力。
张振福告诉记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泥塑和钧瓷在一起展览,我看到钧瓷有丰富的窑变,我就想能不能把泥塑尝试着与钧瓷结合在一起,大家都知道传统的非遗比较朴实,它是单一色的,钧瓷,它有钧瓷的窑变,它有72道工序而且窑变等各方面也比较麻烦,通过请教老师傅烧制、上釉色,经过六年的研究,终于把这个钧瓷与泥塑进行完美地结合,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