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节气。处,止也,标志着炎热暑天即将结束,逐渐进入真正的秋天。不过此时天气还未出现秋凉,天气依然炎热,昼夜温差较大。这个阶段我们该如何养生?要注意哪些事项?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炎热天气完全过去。处暑之后,气温逐渐下降,但高温天气有时会再次来袭,这种冷热变化最易使人患病。
周口东新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绍娟说:“处暑节气之后,由于天气开始由热转凉,早晚温差大,大家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免着凉感冒。同时,要常通风、勤洗手、少聚集,防止肠胃炎、呼吸道等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另外,在办公室里,也不要穿太少,避免在室内吹空调太久而引起身体不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的变化敏感,更应该及时增减衣物。”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处暑节气之后,秋意渐浓,此时正是郊游赏景的好时节。医生建议大家适量运动,加强锻炼,以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为宜。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
“随着天气由热转凉,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出现疲劳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的方式,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适当午睡也有助于缓解秋乏。在饮食方面,建议多吃一些清热、润燥的食物,特别是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鸭肉等食物。”赵绍娟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