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在项城市水寨街道,有一位87岁的“马所长”仍然坚持每天在岗,热情地接待群众。日前,记者来到水寨街道,还未走进“马所长”的办公室,就听见两名男子正激烈地争吵。为了不影响工作,记者决定在门外等待。
群众口中的“马所长”名叫马明兰,是项城市人大代表。自从40年前当选人大代表后,她就一直忙碌于调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从年初忙到年尾,从白天劝到黑夜,谁家的事她都管,谁家的忙她都帮,群众说她比派出所所长还忙,大家都开玩笑地称呼她为“马所长”。
不到半个小时,刚才还在激烈争吵的两名男子在马明兰的调解下,已经握手言和。原来两名男子都是水寨街道居民还是邻居,事情的起因是其中一名男子栽了几棵果树苗,邻居认为其中两棵越过两家的分界线,故而发生了争吵。两人争执不下,一起来到“马明兰金牌调解室”,找“马所长”评判公道。在马明兰的耐心劝导下,两人认识到了错误,愿意一起携手培育树苗,为美化社区环境作榜样。
经马明兰之手成功调解的邻里纠纷不胜枚举,解决了群众矛盾纠纷“一箩筐”,仅去年,马明兰金牌调解室共受理群众矛盾纠纷58起,成功调解55起。多年来的实践,让马明兰总结出了“早、快、熟、活、细、诚”的“六字”调解法,即发现要“早”,积极深入社区排查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行动要“快”,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快速调处,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业务要“熟”,准确掌握相关政策规定、调解程序,使工作有序不乱;措施要“活”,针对争议的焦点和当事人心态采用不同的调解方法;工作要“细”,细心发现当事人的薄弱环节,劝导纠正,促使谅解对方;态度要“诚”,真心为群众服务,得到理解和尊重,使当事人信服。
今年,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开展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要充分认识代表参与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代表来自人民的特有优势运用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凝聚共建的力量,发挥共治的智慧,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和功效。
马明兰说:“现在,调解室有我和社区干部、热心人士共4人,我们热烈欢迎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加入我们调解室,共同践行好‘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调解、实质化解,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为基层社会治理作贡献。”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许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