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锚定率先建成农业强市目标,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年伊始,各级各部门紧盯“三农”工作目标任务,以实干在率先建成农业强市中善作为、勇担当、作贡献。
率先建成农业强市,发展产业是关键。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以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开展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提升行动和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编制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推广现代新型棚室,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植物工厂,培育一批设施农业生产强县。连日来,太康县马头镇湾子桥村的蔬菜基地内,工人们正在建设新的蔬菜大棚,建成后,基地将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能够带动100多户群众从事蔬菜种植。
太康县马头镇湾子桥村蔬菜基地承建人员张晨曦说:“我们承包的是马头镇380余座蔬菜大棚的建设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我们承诺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马头镇原有蔬菜大棚760余座,今年新建380余座,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够产出各类蔬菜万吨以上,经济效益可达5000万元。在搞好特色种植的同时,马头镇还依托养牛优势发展特色养殖,准备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将黄牛养殖数量突破10万头,带动更多农户生活“牛”起来。
太康县马头镇党委书记孙海告诉记者:“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在延伸产业链条和产业融合上做文章,着力培育壮大本地特色乡村产业,走好融合发展新路子,让特色产业具有竞争力,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为群众增收提供产业保障。”
位于郸城的国家农高区是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金字招牌”。今年,农高区将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河南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深化与“中原农谷”合作,在新品种推广转化、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取得进展。深入推进正星粉业、千喜鹤等小麦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项目投产达效,力争在“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黄淮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典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农业发展部部长梁海泉说:“聚焦‘四区一基地’发展定位,以黄淮平原高质高效农业为主题,兴中原小麦产业、创中国小麦王牌,努力建成一流种质创新基地、一流科学种植基地、一流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一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一流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周口农高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市、全省及黄淮平原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为全国传统农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样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农业大市,新的一年,周口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高质量完成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任务,探索完善“投融建运管”的长效管护闭环机制,辐射带动全域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确保粮食年产186亿斤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周口农科院持续在周麦、周豆、甘薯系列种质研发中推出新成果,打造周口良种繁育品牌。
周口市农科院副院长韩玉林表示:“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种源安全和乡村振兴,持续做大做强周麦、周豆、玉米、花生、芝麻以及甘薯等‘周字号’系列农作物新品种,为周口率先建成农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振伟 康琦琦 田超 太康台 郸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