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眼下,正式企业生产的旺季,鹿邑县澄明食品有限公司加紧生产,印着“澄明食品”商标的火锅底料,一周后,被配送到锅圈食汇全国连锁店内销售。
“这种牛油底料是我们主打产品‘七个番茄一锅汤’的有效补充。”澄明食品技术负责人尚超凡说,目前澄明食品已建成全自动智能化番茄火锅底料加工生产线、自加热火锅产品生产线、牛油火锅底料生产线12条,年产火锅底料超10万吨,年产值突破20亿元。
澄明食品工业园创办者叫杨明超,是鹿邑籍企业家,也是锅圈食汇的创始人。1994年,杨明超从郑州大学毕业后,经过一番努力找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工作,但他却不满当时的安逸现状,萌生了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于是,杨明超扔掉“铁饭碗”,开启了崭新的人生之旅。
2006年,杨明超在郑州经营一家类似于大排档的“啤酒花园”店,经过精心管理,生意比较红火,并陆续发展10多家店铺,年营业额1亿元左右。由于啤酒生意大多适合夏季,冬天挣不到什么钱,杨明超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推出了小板凳火锅,并引起轰动,仅一年时间就发展到80多家。对此,杨明超仍不满足,想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供应链条,打造一个居家餐饮体系。2019年,他建立了锅圈食汇供应链。如今,锅圈食汇已在全国开了8000多家门店,覆盖28个省级行政区、200多个地级市、1000多个县城。
“多年来,我一直在餐饮行业打拼,开过火锅店,做过食材贸易,不管漂泊何方,但一直想着家乡。”杨明超说,作为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外打拼多年的他一心想把实体工厂办到自己的家乡。
“我们是食材产业,离不开土地,更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乡情感召和政府号召下,2019年5月,杨明超回到家乡鹿邑,着手规划打造鹿邑县澄明食品工业园。6个月后项目正式落地,澄明食品第一袋番茄火锅底料“走”下生产线。见证“鹿邑速度”的杨明超,更加坚定了大干一场的决心和信心,他积极联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产业链条补缺和延伸,迅速吸引锅圈供应链主要食材配套企业落户鹿邑。
澄明食品工业园是“五链耦合”模式的新型食品工业园,聚焦食品制造领域,覆盖食品生产加工装备、食品生产原料、食品包装设计及服务配套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园区以锅圈供应链百亿订单为基础,建设“六个一”食品工程,即“一个番茄、一个辣椒、一头牛、一只羊、一只鸡、一个肉丸”六个品类的现代智造工厂。
“工业园规划用地700亩,落地企业8家,目前,澄明食品有限公司、茂源肉业食品有限公司、牧跃食品有限公司、大家旺食品有限公司、和一肉业有限公司、丸来丸去食品有限公司6家企业已经入驻并相继投产,另2家企业正在建设,投资达15亿元。”鹿邑县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以澄明食品为例,其是入园的第一家企业,成立于2019年10月,占地80亩。澄明食品依托锅圈的渠道资源,借助其品牌口碑打通B端餐饮资源,服务全国超过1万家餐饮企业,并提供个性化B2F定制服务,同时入驻永辉超市、盒马鲜生、红旗超市、丹尼斯超市、胖东来超市、锅圈食汇等全国数万家超市系统及线上销售渠道,如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进入C端家庭消费。2020年公司销售额2.6亿元,2021年实现产值3.3亿元。
“为保证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鹿邑县委、县政府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澄明食品工业园首席服务官张正晓说,该县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载体,搭建“一个县处级领导专班+一名首席服务官+N个职能部门”的服务架构,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鹿邑县构建由县纪委监委协调总抓,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对2274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优化,为落地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简化市场准入手续,大力推进全程电子化,让企业“零跑腿”。
与此同时,加强引导扶持。绘制食品产业图谱,以澄明食品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火锅复合调味料、牛羊肉、火锅鱼片、火锅丸子等火锅高端食材,重点围绕华中地区冷冻食品、休闲肉制品产业,华南地区著名饮料品牌等产业集聚地,承接产业转移。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晨辉 王振伟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