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奇:情洒帮扶路 不改赤子心

2021-03-13 12:59:4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第三集:兴业增收当好发展致富“领头雁”本台讯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拔掉穷根,防止返贫,必须选准适宜产业。王新奇在引导村民外出务工的基础上,扶持发展本地特色产业,持续激发贫困户的自我发

第三集:兴业增收

当好发展致富“领头雁”

本台讯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拔掉穷根,防止返贫,必须选准适宜产业。王新奇在引导村民外出务工的基础上,扶持发展本地特色产业,持续激发贫困户的自我发展内生动力,逐步实现“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的根本性转变。

在充分掌握刘大庄村村情后,王新奇和村“两委”结合制订了“造血式”精准扶贫计划,实行“一事一策、一户一法”的精准帮扶。周立新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有7口人,母亲长期住院不能外出务工,平时就靠打零工挣钱。

周立新告诉记者:“王新奇直接找过我,对我说光靠打工家庭也顾不住。他说我给你想个法中不中,我说啥法?他说你弄几个大棚,年年也不少收入。他给我跑来扶贫贷款5万块钱,刚开始建5个棚,当年收入不到十万块钱。”

尝到甜头的周立新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可是资金缺少几万块,还是王新奇帮了他忙。“他是私人又给我转借几万,还给我买的学习资料,我又建了十来个棚。”周立新说。

如今,周立新的蔬菜大棚发展到100亩,作物品种也显著改良和增加,产品成功进入周边城镇的大型市场、超市,每亩纯效益达八九千元,同时还带动了6户村民从事蔬菜大棚种植,脱贫增收。

产业兴则群众富。村里扶贫车间厂房建成后,王新奇开始物色合适的带头人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增收。

商水县平店乡刘大庄村扶贫车间经理王立东告诉记者:“王新奇给我打电话,说国家有扶持政策他说你回来干吧,我说可以,回来国家建的扶贫车间我在这做。”

随后,王新奇跑前跑后办手续、接电线、招工人,扶贫车间很快开始生产。现在在扶贫车间务工的村民已经有几十个,收入也不比在外面打工差。

商水县平店乡刘大庄村村民赵丹丹说:“在家里一月工资也可以,三四千块钱,在家里挣个零花钱。带着小孩,挺好的。”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了全国,农村的土特产销售困难,为了把农产品卖出去,减少群众损失,王新奇化身主播,开启了带货模式,帮助群众卖货。直播中,面对网友的提问,他有问必答、妙语连珠、解疑释惑、推荐产品。短短两个小时,总成交量达到100多件、价值2万多元。

商水县平店乡刘大庄村村民戚凤伟告诉记者:“通过这次直播我觉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刚才在直播当中就有人下单了,以后我想自己注册个号,自己卖,然后往电商方面发展。”

当时,王新奇表示:“第一次直播真有些紧张,可是这是群众生产出来的新鲜货,我就实话实说,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通过这次直播带货,我学到了不少知识,现在呢,我也注册好账号了,以后我自己开直播,只要农民朋友生产出来,产品深加工出来,我负责帮他们销售,同时我还要带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能够成为拥有带货能力的新“主播”,让电商平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常态。”

经过几年的帮扶,刘大庄村的扶贫产业渐成规模,光伏扶贫电站、扶贫车间、巧媳妇工程等项目纷纷建成投运、发挥效益,刘大庄村每年脱贫减贫目标都圆满完成,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商水县平店乡人大主席谢学东表示:“刘大庄村在王新奇同志的带领下,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收入稳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刘大庄村成为我乡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亮点村。”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栋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