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年来,我市围绕“增添新动能、搭建新载体、培育新农民”的总思路持续推进返乡创业工作,并取得新成效。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周口市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和《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23条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为返乡创业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全市上下通过不断优化返乡创业发展环境、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措施,返乡创业的热潮持续升温,“一帆风正两岸阔,返乡创业正当时”的周口画卷正徐徐展开。
我市按照打造“一县一主业、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形成了鹿邑县“中国化妆刷之乡”、淮阳县“板材加工之乡”、项城市“建筑防水之乡”“医护服生产之乡”、商水县“渔网编织之乡”、西华县“无人机植保喷防之乡”、太康县“锅炉制造之乡”“中国棉纺织之乡”、扶沟县“有机蔬菜之乡”、郸城县“中国制伞之乡”、沈丘县“聚酯网生产之乡”等返乡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打造返乡经济,从返乡创业之初便引导植入现代企业思维,实现返乡创业由传统印象“家庭作坊式生产”向“标准化现代化企业模式”华丽转身。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新增返乡创业人数1.44万人,完成年度省定新增1.12万人目标的128.6%;全市累计返乡创业人数达24.32万人,创办各类市场经营主体20.24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达127.86万余人。
同时,我市还坚持返乡创业服务乡村振兴大战略,注重实施“头雁工程”。坚持以“先锋培育”促组织建设,将返乡创业与村干部培养相结合,吸纳政治素质强、有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返乡创业人才进村两委班子,提升基层组织整体素质和活力,有效发挥返乡人才先锋带动作用。坚持以“龙头培育”促产业提升,做大做强返乡创业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8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4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和13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同时,我市自主评选了多个市级园区、示范乡镇、示范项目等,并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补,极大地促进了返乡经济的发展。我市还定期评选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在媒体开设“创业者说”专栏,对全市选出的55个先进典型跟踪报道,宣传创业故事,通过典型示范,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助推乡村振兴大战略。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