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2020年12月1号,承载着速度与激情、梦想与希望的郑阜高铁迎来了开通一周年,一年来,疾驰而过的高铁列车,改变着周口人的出行方式,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成为助推周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早上6点07分,随着最早的一班高铁出站,周口东站开启了繁忙的一天。从这里出发,50分钟到郑州,两小时到合肥,三小时到南京,四小时到北京……市民们清晰地感觉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因高铁而拉近。
市民习女士说:“现在周口开通了高铁,去哪都方便,以前去无锡得十几个小时,现在3个多小时就到了。”
2019年12月1号,郑阜高铁开通运营,我市进入了“高铁时代”。郑阜高铁北起郑州南站,经郑州、开封、许昌、周口,进入安徽省阜阳,接入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线路全长26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我市境内设立扶沟南、西华、周口东、淮阳南、沈丘北5座车站。高铁的开通让沿线的市民感受到了交通出行的新速度、新模式、新体验。
扶沟县乘客郭先生说:“出行特别方便,去上海、无锡都挺方便的,出行时间也缩短了,当天就能到了。”
沈丘县乘客刘颖说:“之前我们每次出差都坐大巴车,这样就很耽误时间,现在沈丘这边通了高铁之后,我们到郑州那边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了,感觉很便捷、很方便。”
郑阜高铁开通一年来,周口境内发送旅客235.4万人,其中周口东站发送141.7万人,沈丘北发送43.8万人,淮阳南发送16.9万人,西华发送23.2万人,扶沟南发送22.2万人。其中,周口东站最高单日发送旅客1.21万人。
市铁办主任刘淮清说:“每天开行87趟高速动车,通向全国17个方向,可直达40多个较大城市,向北经郑州、石家庄直达北京,东南可到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向南可达福州等地,拉近了周口与北上广之间的距离,汇入了郑州“1小时交通辐射圈”。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大大加快了沿线城镇化进程,未来几年,郑阜铁路沿线5个车站所处的县区将成为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通过高铁串联成一体。”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郑阜高铁的开通,让周口的所有县市区都搭上了“高铁经济”这趟列车,促进了客流、物流、信息流交相融汇,对于周口加快转型升级、扩大开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北京、天津、上海、郑州、成都、重庆等地打拼成功的周口籍知名人士,纷纷乘着高铁回到了周口老家,参与“情系家乡周口行”活动,支持家乡建设,推动产业回乡、总部回乡、资本回乡。正是6次“情系家乡周口行”活动的成功举办,进而酝酿举办了首届周商大会。11月27号至29号,近400名在外知名周商集聚周口第一届周商大会,共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429.7亿元。
浙江雅戈尔盛泰集团纺织印染产业园负责人崔玮聪说:“区位、交通、生态、资源等优势进一步凸显,正在成为一片活力迸发、商机无限的热土,回乡创业兴业,正当其时。”
高铁正为周口的招商引资带来新的机遇,也为周口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契机,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
西华县经开区主任宋广良说:“高铁站的开通为我们西华经济带来了质的飞跃。一年来我们先后新进了总投资三十亿元的耕德电子华为手机生产项目,引进了投资18.6亿元的双汇食品肉鸡产业化项目,也引进了投资五亿元的大华电子生产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来自于长三角。这些项目的引进,也带动了我们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为有高铁这个重要引擎和加速器,周口城市发展进入了“换挡提速”的新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城市定位,全市上下只争朝夕、大干快上、追赶跨越,周口实现了大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同时,我市还抢抓机遇,创建国家级多式联运枢纽试点城市,加快构建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周口打造成四通八达、快捷连通全国各地的现代立体交通枢纽城市,提升周口地区的通达能力和开放水平。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绘就周口特色添彩画卷。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刘俊俊 李俊杰 金刚 高留生 沈丘台 西华台 扶沟台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