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梁振华 通讯员:解玉中) 近年来,项城市在全市501个基层党组织中开展 “文明红旗村、社区”“平安红旗村、社区”“卫生红旗村、社区”“产业富民红旗村、社区”“美丽宜居红旗村、社区”“党建示范红旗村、社区”争创活动,把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具象的样本,树立标杆和榜样,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基层党建水平同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同步提高,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同步提高,农村生活环境同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同步提高。
定制度强保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六面红旗”争创活动的通知》,明确各镇党委、各街道党工委作为“红旗村、社区”评选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保障,形成党政齐抓、部门配合、各方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市融媒体中心优势,广泛宣传评选标准、评选程序,大力营造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
定标准促规范。按照“立足现实、适当拔高”的原则,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分类制定“六面红旗村、社区”评选标准。“文明红旗村、社区”从组织领导、创建活动、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乡风民风等方面制定标准,达到“乡风民风文明、治理有序有效、文化生活丰富”;“平安红旗村、社区”从综治中心建设、义务巡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群管控、视频监控等方面制定标准,达到“七个不发生”,即不发生“黄赌毒黑拐骗”违法犯罪活动,不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事)件,不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事)件,不发生重大上访事件,不发生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公共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卫生红旗村、社区”从组织管理和民众卫生状况满意度、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防制、传染病防治等方面制定标准,达到“三好”,即组织管理好、健康教育好、环境卫生好;“产业富民红旗村、社区”按工业主导型和农业主导型两大类型分别制定标准,达到“四有”,即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有产业支撑、主导产业有规模、主导产业带动有成效;“美丽宜居红旗村、社区”从规划建设、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制定标准,达到“四美”,即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美、日常生活美、生态环境美;“党建示范红旗村、社区”从班子政治功能强、服务能力强等方面制定标准,达到“五好”,即班子建设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
定程序保质量。评比验收工作按照“镇党委、街道党工委推荐、分类评比验收、市委常委会确定、评比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各镇、街道严格对照评选标准及分类范围,根据各村、社区实际工作成效,分别从文明、平安、卫生、产业富民、美丽宜居、基层党建六项重点工作业绩突出的村、社区确定推荐对象。每镇每面红旗推荐1-2名红旗验收村,每街道每面红旗推荐1名红旗验收社区。具备条件的村、社区可以同时申报参评多个类型“红旗村、社区”。评比验收工作由各专项工作组具体负责,成立专项评比验收工作组。“文明红旗村、社区”由市文明办负责,“平安红旗村、社区”由市委政法委负责,“卫生红旗村、社区”由市卫健委负责,“产业富民红旗村、社区”由市扶贫办负责、市农业农村局、市统计局配合,“美丽宜居红旗村、社区”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市住建局配合,“党建示范红旗村、社区”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各专项评比验收工作组依据评分标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采取百分制打分的办法,对推荐对象进行初审评分和排序。分类评选排序结果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分别确定10个“文明红旗村”“平安红旗村”“卫生红旗村”“产业富民红旗村”“美丽宜居红旗村”“党建示范红旗村”拟表彰对象、2个“文明红旗社区”“平安红旗社区”“卫生红旗社区”“产业富民红旗社区”“美丽宜居红旗社区”“党建示范红旗社区”拟表彰对象。在市融媒体中心平台、市政府网站上对“红旗村、社区”拟表彰对象,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对公示期间反映和举报的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核查,如情况属实,取消评选资格,对空缺名额不再递补。
定奖励激活力。对当选的“六面红旗村、社区”,从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两个层面,为村干部注入“能量剂”、增添“动力源”。同时,每评上一面“红旗”,从当选后的次月开始,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工作报酬每月上调500元,其他村、社区干部每月上调200元,上调数额可重复累计,奖补资金单独纳入市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目前,已评选出2019度71面红旗,并给涉及的49个村、社区378名干部增加了相应的补贴,让干部得实惠更加看得见、摸得着,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激发了村级组织的内生动力,夯实了村级基层政权。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