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河南省委
吸引近2000个项目、8500余人报名参赛,设置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社会企业4个专项赛道,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和种业振兴、农村电商、区块链技术等服务领域……
作为青年科技人才展示风采、碰撞创意、合作交流的创新创业盛会,由省委人才办、团省委、省科技厅主办,郑州航空港区承办,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协办的河南省“豫你携手·创赢未来”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近日在郑州航空港区圆满收官。
大赛紧扣“以赛选才、以赛促创、以赛助产”的办赛理念,架起了一座人才、技术、企业、市场的对接之桥,既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生动展示,也是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的重要平台。
时代呼唤青年,时代成就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才定义为“第一资源”,强调“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因“创”而聚,向“新”而行。各地青年才俊以赛为桥,将创新创造的“种子”播撒在中原大地,在这片沃土上充分施展抱负、成就无悔青春、创造精彩人生。
1
赛场之上:群英逐鹿绽芳华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高适应性六足特种机器人,解决行业核心痛点”“聚焦超高速光电通信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高速互联系统,推动智能制造、金融科技与智慧城市的数字化升级”“打破国际垄断,创造性提出梯度涂层的设计结构,解决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碳化硅涂层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河南省“豫你携手·创赢未来”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的决赛现场,参赛者们比创新、赛创意,全力展示创业项目的产品、团队、目标等,阐述中透露着对领域的深耕和对未来的期待。
经过近4个月的层层选拔和激烈比拼,大赛决出金奖项目8个、银奖项目16个、铜奖项目32个,通过最终角逐,“微纳卫星高光谱高空分主被动成像载荷”项目获得大赛冠军,“面向数字经济的超高速通信解决方案”“碳化硅涂层基座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应用”两个项目获得大赛亚军,“六足全地形特种机器人”“微菌领航—解锁土壤生态修复新路径”“康宁-五维三级医养生态”三个项目获得大赛季军。
大赛不只是一场竞赛,更是破解产业难题的钥匙。大赛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赛道,瞄准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前沿、技术研究等领域,精准对接产业升级方向,聚智汇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一个从广东来郑州的创业者,我充分感受到了中原大地政策的完善和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包容。”大赛冠军获得者、“微纳卫星高光谱高空分主被动成像载荷”项目负责人陈镜荣表示,将继续扎根河南,为河南的航空航天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个舞台上,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王喜凤就是其中之一。
她参与的“微菌领航—解锁土壤生态修复新路径”项目,培育出了一种芽孢杆菌,能“解磷”“解钾”。每亩仅需2至3千克,就能让农作物产量提升12.5%,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6%。
相较于其他土壤环境修复方法,该项目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高效降解污染、恢复土壤生态功能,具有作用精准、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强等特点,具备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在本次大赛中,凭借强劲的实力,成功在乡村振兴赛道斩获金奖。
在大赛带动下,越来越多青年瞄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兼具青春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参赛项目不断涌现。而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闪耀着青春的光芒,折射出青春的创造。
2
赛场之下:资源对接育新苗
对金奖、银奖、铜奖项目,统筹资金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1万元激励资助,择优纳入省级、市级大众创业扶持项目管理,按规定给予最高15万元的一次性项目补助……
赛场之下,56个脱颖而出的优质项目,将获得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一系列的金融支持,在专项授信支持、审批绿色通道、对公结算账户、资金监管账户及全球现金管理、本外币结算和资金交易、资产托管、代发工资、银行卡、投资银行、企业年金、员工保险等在内的“公司+个人”领域开展广泛金融业务合作,加强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着力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大赛不仅是创业者展现风采、追逐梦想的舞台,涌动着创新活力,更是整合资源、托举梦想、加速成长的助推器,蕴含着发展机遇。
大赛聚焦“两高四着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加速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让创新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面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青年创新创业者该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精准定位创业方向?
大赛还精心组织了产业投资对接活动,汇聚政府、资本、科研、产业四方力量,促成一批关键核心和交叉前沿技术项目与市场“面对面”“手牵手”。同时,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创投机构和创服机构负责人等相互碰撞、交流经验,顶尖智力之间擦出的思想火花,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新思路、打开新空间。
“青年创客朋友要以解决真实行业痛点为转化核心,打造不可替代的技术长板。与大企业合作,借渠道、强落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补技术、筑壁垒。现场有这么多投资人、评委、金融机构,都可以成为大家的资源。”北京瞭望神州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政,结合自身的创业工作实践,分享初创团队如何凭借技术的独特性、敏捷性,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借势发展。
“这一届比赛我发现了很多人才,比如在现场看到了哈佛和剑桥的博士都返乡创业,这对河南整个创业生态都会有一个引领。”海双钦基金创始合伙人张征兵从天使投资人的角度解析青年初创企业的前景,鼓励青年人才播种奇思妙想,收获创投果实。
“一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资本的助力、技术的支撑、产业的赋能”“在河南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我们有政策的阳光、金融的活水,还有各位青年才俊的科技种子,一定能够催生出一棵棵改变未来、改变世界的参天大树”……项目恳谈会上,围绕“政府搭台、科研攻坚、企业转化”的分工机制、资源整合“抱团发展”路径、长效运营保障体系等核心问题,各位嘉宾结合具体案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从政策解读到资本视角,从技术转化到产业布局,每一份分享都饱含着对河南科创事业的深情与期待,每一次对话都凝聚着推动产业升级的智慧与力量。
“大赛始终践行‘始于赛事、却不止于赛事’的服务理念,持续做好项目后续跟踪帮扶,将其打造为一个长期赋能的新起点,为每一个创业梦想保驾护航。”大赛期间,团省委与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我省青年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平台。
这不仅是一份合作协议的生效,更是双方携手赋能青年创新、共启发展新篇的重要起点。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基石,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资源与优势,深度联动、同向发力,为青年创新创造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3
赛场之外:聚势赋能润沃土
比赛虽已落幕,但河南青年创新创业的热潮仍在持续涌动。创新创业的路上,河南共青团也一直与广大青年携手同行。
作为全社会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始终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河南共青团把引领青年创新创业就业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切入点,充分发挥组织体系覆盖、宣传动员引领、社会资源链接等方面优势,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聚焦重点关键,以青春之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建平台强动能,点燃青年创新创业活力——
以青创赛事为媒介,打造优中选优的大赛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持续开展“挑战杯”竞赛活动,面向创新创业青年持续举办“创青春”河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面向高技能青年持续开展“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为10万余名青年展示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创效能力提供舞台,孵化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创新项目,培育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青年高技能人才。
以品牌论坛为牵引,打造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连续两年举办河南青年创新创业论坛,邀请王复明等两院院士和全国知名企业家出席,引导鼓励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依托论坛,团省委与中青企协、省投资促进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打造“青”字号“投资河南”品牌工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青创项目为抓手,打造追梦逐梦的成长平台。将“青创课”作为项目发掘和团队培育的重要起点,通过系统化课程教学,帮助青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识别优质项目方向。成立“河南省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组建河南省青年创业导师团,通过常态化创业指导、资源对接和项目打磨等方式为青年提供精准扶持。举办“国赛训练营”220场次,通过创业辅导、园区孵化、成果转化等方式推动赛事获奖项目落地转化100个。
引优才强支撑,营造青年创新创业氛围——
搭建人才“强磁场”用心引才。实施“‘创赢未来’优秀青年学子引燕计划”,组织全国知名重点高校优秀学子走进河南、了解河南。
构筑人才“成长池”精心育才。实施“企业高质量发展‘菁英培育计划’”,吸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企业管理、科技创新青年人才加入团属组织,加强政治引领。深入推进“人人持证、青年当先”技能培训行动,组织职业培训学校面向青年举办免费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来,累计培训毕业大学生3.8万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0062人,高技能人才7629人。
打造人才“生态圈”真心留才。围绕《河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纵深实施,相继出台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成立河南省科创团工委,全面深入服务全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相约星期五·欢聚智慧岛”交流活动,满足青年科技人才婚恋交友、社会融入等需求,帮助他们了解河南、热爱河南、扎根河南。
赛事有期,创新无限。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广大青年的创新活力、创业热情、创效精神不断被激发,一支支敢闯会创、勇当先锋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迎着新时代的浪潮,乘风破浪、逐梦前行,奔赴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