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疆
“打——豆腐嘞——,来喽……”随着一声声响亮的吆喝,村子里的老人们慢慢围聚了过来。“闺女,你咋才来啊,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我来呀,我知道你们等着我嘞!”
这是河南新乡女孩李福贵的日常。这个以“福贵”为网名的女孩,用视频记录走街串巷卖货的点点滴滴和跟乡村留守老人的亲切互动,被网友称为“卖菜西施”,在短视频平台拥有700多万粉丝。
互联网上,“新农人”这条赛道越来越拥挤,有诸如李子柒这样被网友点赞的,也有诸如东北雨姐这样“塌房”的。李福贵为什么能俘获人心?“李福贵”们如何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
不消费苦难
提起李福贵家,村民们个个都说难。李福贵父母有病,她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2020年,李福贵的奶奶过世,照顾一家人的重担落在了年迈的爷爷身上。看着爷爷既要干农活,又要照顾一家人,李福贵心疼不已。于是,她返回家乡,主动撑起了这个家。
近年来,短视频、移动直播等越来越普及,供需两端都呈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农村的广阔天地成为不少内容创作者的舞台。“新农人”赛道上,有人搜罗剧本、专业摆拍,通过“卖惨人设”获取流量,消费广大网友的善意,继而制假售假逐利。其中的典型是四川凉山公安侦破的一起案件:网红主播摆拍卖惨,制造贫困假象,雇用“网络水军”涨粉引流,借流量销售假冒农副产品。
相比之下,李福贵宛如一股清流,她用瘦小的身板扛起生活的重担,用乐观的态度发掘身边的美好。苦难是一种人生经历,并不是财富,既不值得被赞美,更不应该被消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容易打动人、鼓舞人。
不贩卖情怀
西葫芦5毛一斤,凉粉2块钱半盆……几乎不赚钱的买卖,李福贵却做得有滋有味、乐此不疲。帮独居老人晒麦子,替耳背的大爷给儿女打电话,顺手修好老人怎么也按不亮的手机屏幕……李福贵每天穿梭于各个村庄,小货车上装载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承载着全村老人的牵挂,更展现着温情满满的烟火生活。
从李子柒到李福贵,她们的走红不是因为精巧的镜头、唯美的画面,而是娓娓道来的乡村故事中蒸腾着的迷人烟火气。无需高谈阔论,不必情绪激昂,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就像李福贵所说:“人生应无所畏惧,活得热烈多彩,哪怕身居沟壑,也应仰望满天繁星。”
相比之下,有些草根网红的翻车可谓惨烈——被央视点名批评的视频博主“牛爱芳的小春花”,通过发布农村生活视频,贩卖助农情怀,后却被人揭穿是冒牌农民,其实住豪宅开豪车,视频里出现的“父亲”是找人扮演的,农村的房子也是租来拍视频用的……
不辜负信任
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李福贵镜头中的河南乡村,民风朴实、敦亲睦邻,勾起了无数人的思乡之情。李福贵走红之后,有人想通过她的镜头了解家乡的状况,有人想托她帮忙看看家乡的亲人,李福贵都一一记在心上,她表示:“粉丝们觉得我特别努力,被我感染到。其实,他们也给了我很多信心,让我更有动力继续努力生活。”
看到李福贵与网友之间的互动,不禁让人想起东北雨姐。曾经,东北雨姐作为网友口中的“战狼版李子柒”,在网络上圈粉无数。然而,随着东北雨姐连续翻车,网友才吃惊地发现,所谓土味也好,豪放也罢,都不过是出于剧情需要设计的脚本。
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无需赘述。各路网红主播理应爱惜自己的羽毛,唯有以真心表诚心,才能红得健康而持久,避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行业现象。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罗曼·罗兰描述得更加直白:“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人生而平凡,但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和事令人赞叹。
最近一段时间,有两个河南老乡备受关注:一个是走街串巷卖菜的李福贵,另一个是爱读书的工地大哥刘诗利。他们的人生经历虽然不同,但都心有所持,默默积蓄着仰望星空的力量。他们的走红,不仅让人看到了向上向善的网络力量,更让我们看到无数平凡而不平庸的人在中原大地拔节生长。
小人物展现大时代,正能量汇聚大流量,这是“李福贵”们真正的“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