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居“中部第一航空货运枢纽”七年,面对白热化竞争,今年面临压力

2024-12-26 11:02:13 来源: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 郑州机场供图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访贤12月22日,随着中原龙浩航空B747全货机从金奈飞抵郑州,郑州机场今年货邮吞吐量已突破80万吨,创下1997年通航以来年货邮吞吐量历史

微信截图_20241226071553.png

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 郑州机场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访贤

12月22日,随着中原龙浩航空B747全货机从金奈飞抵郑州,郑州机场今年货邮吞吐量已突破80万吨,创下1997年通航以来年货邮吞吐量历史新高。近年来,国内“航空货运枢纽”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随着鄂州花湖机场的强势入局,今年郑州机场连续7年货邮吞吐量中部第一的纪录被打破。

失去“中部第一航空货运枢纽”,郑州下一步该如何应对?面对日益加剧的“航空货运枢纽”之争,又该如何发力?

国际“朋友圈”助力,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创新高

突破80万吨,对郑州机场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2011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仅10.2万吨,排在全国第20名。次年,郑州机场提出了“货运为先、国际为先、以干为先”的发展战略,由此开启郑州机场逆袭之路。今年,郑州机场迈上80万吨的新台阶,这也创下1997年通航以来年货邮吞吐量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郑州机场80万吨货邮吞吐量中,超过一半为国际货运。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郑州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完成45.6万吨,占全部货量的57.2%,同比增长22.1%。

实际上,自2020年至今,郑州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5位。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是河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名片。2014年,河南航投集团(现已与河南机场集团合并为中豫航空集团)收购卢森堡货航35%的股权,并确立了以郑州为亚太物流中心、以卢森堡为欧美物流中心的“双枢纽”战略。从2016年开始,卢森堡货航已连续9年在郑年货运量超过10万吨。

今年,中豫航空集团进一步将豫卢“双枢纽”合作经验向非洲、中东、RCEP区域推广复制。6月8日,中豫航空集团与马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在郑州签署《空中丝绸之路中马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商业支持谅解备忘录》;12月10日,中豫航空集团与埃塞俄比亚航空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积极打造郑州—亚的斯亚贝巴“双枢纽”。

此外,中豫航空集团还与墨西哥城、塔什干、利雅得就共建“双枢纽”达成共识,力争到2030年建成覆盖“一带一路”主要区域的“双枢纽”节点网络。

201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民航局印发的《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中,明确了郑州机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战略定位,并提出到2025年,形成以郑欧、郑美空中货运快线为核心,辐射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

目前,在郑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共29家,开通货运航线57条,其中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达24家,国际货运航线38条,构建起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

稳居“中部第一航空货运枢纽”七年,郑州今年“不稳”了

过去7年,郑州是当之无愧的“中部第一航空货运枢纽”。

中国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排名连续7年保持在中部第一位,与杭州萧山机场、成都双流机场稳居全国第二方阵(年货邮吞吐量在50万~100万吨)。从全球来看,2021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70.5万吨,跻身全球前40强。

但今年,郑州或将失去“中部第一航空货运枢纽”地位。近期,成都、鄂州两城市也接连亮出“亮眼成绩单”。

12月24日,据“成都发布”发布的信息,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之后,内地第5个“百万吨级航空俱乐部”城市。目前,成都已经形成双流、天府双机场格局。

另据鄂州官方数据显示,鄂州花湖机场自2022年通航以来,截至今年12月11日突破120万吨,扣除2023年的24.53万吨和2022年的46.8吨,花湖机场今年货邮吞吐量已经超过95万吨,有望在本月底超过100万吨,也就是说鄂州已经提前预定了第6个“百万吨级航空俱乐部”城市的名额。

“航空货运枢纽”竞争白热化,郑州如何重回第一

今年8月,中国民航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到,加快推进“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建设,未来国内“航空货运枢纽”之争将进一步加剧。

那么,郑州又该如何发力?

就这一问题,记者曾采访过业内相关专家。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教授赵巍认为,郑州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货运航空公司,还要吸引全国其他货运航空公司入驻,同时需要全面培育航空货运的集散功能,以及提高航空货运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郝爱民认为,郑州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适合空港运输的高附加值产业,壮大航空偏好型产业;另一方面要发挥“米”字形高铁的优势,将更多的航空货流和客流吸引到郑州机场,进一步提升货物集疏能力。

两个利好郑州的消息:富士康将加大在河南的业务布局,在郑州建富士康新事业总部,涉及“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信”三项新技术领域;郑州航空港正在推进中国邮政航空第二基地的落地,虽然目前尚未签订合作协议,但进入建立专班推进落实阶段。这将助力郑州机场向百万吨目标迈进。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