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大咖共话大河文明丨刘海旺:黄河对于孕育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有何作用?

2023-09-17 18:55:41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黄河对于孕育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发挥了怎样独特的作用?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举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海旺在会议期间接受了大河网记者的采访,谈了他的观点

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黄河对于孕育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发挥了怎样独特的作用?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举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海旺在会议期间接受了大河网记者的采访,谈了他的观点和看法。

从世界范围的考古研究成果来看,黄河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无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是文明起源之地,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厚重的黄土高原、广袤的大平原,在地理上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自然环境。刘海旺认为,正是因为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

“从早期文明来看,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是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夏商周阶段的都城也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辩证了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包括汉唐宋也是如此,黄河滋润了我们的文明,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特征。”刘海旺告诉大河网记者。

那么,从世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中华文明与其他大河文明相比存在着哪些突出特性?

人类文明的起源依托地理环境,从世界范围比较来看,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处于沙漠河谷地带,而黄河之水从西向东流淌,维度大致处于暖温带,流域面积更大,环境更复杂,中游有广袤易耕的高原,下游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冲积平原,适合农业耕作。

“而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基本特征,因此,黄河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可以开垦大量的农田。”刘海旺说,“从历时记载来看,至少到汉代,中国80%的人口都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可见黄河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性。”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