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2025中原农谷种业大会在郑州拉开帷幕。大会以“一粒种子促振兴,中原农谷起高峰”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种业领域10名院士及近百位知名专家、企业家,展示创新成果、研讨未来趋势、开展产业对接合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更多“中原力量”。
强芯兴农豫字号良种誉满天下
种业产业应用成果展上,河南省现代种业公司副总赵山云拿着一穗玉米,指了指穗尖说:“这个品种一粒封顶,整个看去也没有花粒。”
引得参会者前来了解咨询的,就是该公司选育的玉米品种“现代959”,因其好种易管、广适高产的特性,深受种植户喜爱。品种上市仅三年时间,推广面积便进入全国前八。
一粒种子可兴农,农业大省河南,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种子答卷。“十四五”以来,河南聚焦重大品种选育,实施良种联合攻关项目,遴选发布农业主导品种及布局意见,822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9个小麦、8个玉米、3个花生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录,成为入选最多省份。
125个“叫得响、推得开、种得好”的豫字号优良品种得到快速推广应用,郑麦1860、MY73、豫花37推广面积2024年度均居全国第一;小麦、玉米、花生全国推广面积前10位中,河南分别占4个、6个和7个;豫农黑猪、天成1号肉鸽成功通过国家审定,实现畜禽育种新突破。
为农田铸“芯”,河南用良种不断夯实中原粮仓,也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河南方案。
多方协同中原农谷正迎新机遇
从实验室到农田,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正架起桥梁,加速创新成果落地。
在选育优良小麦品种郑麦136、郑麦918的同时,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雷振生团队与中原农投控股的延津帝益麦公司携手,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用上新品种、好品种,助力增产增收。郑麦136成为河南推广面积第二大的品种,帝益麦公司也成为全国小麦品种销售十强企业。
合作还在继续,针对郑麦136抗黄花叶病较弱的特点,雷振生团队根据企业和种植户需求,定向开展品种改良,目前已经育成抗黄花叶病的新品系,将通过企业进一步推广。
作为新一代农业食品产业化的先锋代表,佳沃集团多年来深耕农业。中原农谷的蓬勃发展,让企业看到新机遇。佳沃集团抢抓机遇,与中原农投公司强强联合,成立佳豫农业公司,瞄准小浆果产业,助力乡村产业升级。
与市场上的普通蓝莓大不相同,佳豫农业生产的蓝莓,直径超过20毫米,“一个能顶俩”。
鲜美醇厚的味道,也吸引参会者前来品尝。第一次品尝又大又好吃的新品种蓝莓,不少人准备购买。佳豫公司市场部经理丁瑞娜介绍,蓝莓种植基地已经落户中原农谷,今年年底第一茬蓝莓将上市。
中原农谷来搭台,科研单位、企业唱主角。会上,多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政银企精准对接、鸡AI育种创新联合体启动,越来越多的农业力量汇聚一处,助力农业发展。
引领潮流河南种业正出圈
普普通通的萝卜能有多惊艳?不少参会者第一眼看到夏胜二号萝卜时,都会惊呼“漂亮”。
好看背后,实力也不俗。河南鼎优农业公司负责人朱伟岭说:“一般的萝卜品种商品率在75%到80%之间,而夏胜二号能达到98%。”更高的商品率,意味着菜农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其耐热性特点,也让菜农能够选择不同时间、不同茬口来种植,灵活性更强。
朱伟岭介绍,夏胜二号萝卜口感介于普通萝卜和水果萝卜之间,又甜又高产,在品质和产量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有望成为黄淮海区域沿黄河流域地区的大单品,引领萝卜品种迭代。
一棵萝卜,正走出河南;一粒芝麻,正面向全球。细长的芝麻摆在展台前,看似其貌不扬,实则科技感十足。
河南驻研种业公司负责人吴德科熟练地拽下一个芝麻蒴,用手轻轻拍打,“发现了没有,籽粒不掉。”
这是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选育的世界首批抗落粒宜机收品种。吴德科说:“能机收的芝麻品种,一举打破了传统的费时费力的收获方式,让芝麻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宜机收芝麻在解决世界难题的同时,也引来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河南芝麻正“出圈”,飘香海内外。
一场种业大会,亮点纷呈,彰显河南硬实力;一颗河南“芯”,越来越强,带来河南种业振兴。农业大省河南,正用一场种业蝶变,持续夯实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