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铁路联盟(UIC)在法国巴黎,举办首届“游客友好型铁路服务与体验奖”颁奖仪式。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铁路国际商旅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熊猫专列”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长途旅游友好型列车及车上服务‘评审团特别奖’”。
这份殊荣在全球铁路发展史上,悄然刻下了一枚温润而有力的中国印记,它向世界宣告,中国工业时代的钢铁巨龙,也能长出人文关怀的血肉,让铁轨成为传递文化与温度的文明纽带。
“熊猫专列”征服UIC百年权威评委的密码,深藏于“友好型”服务的精微实践里。在全球铁路都在竞速时,它却选择慢下来打磨温度。而在银发旅客占比超70%的车厢里,适老化扶手、随车医疗管家成为标配;座椅角度调节、防滑通道设计,无声诉说着对长者的敬意。或许同龄人囿于“广场舞”的刻板想象时,列车里的耆老正临窗饱览额济纳旗的金色胡杨,或与邻座分享半生故事,这趟列车给了适老尊严出行的自由,更让“银发经济”从纸面概念化为真实图景。UIC奖项认证的,便是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骨髓的服务哲学。
友好型服务列车以东方智慧,提升了人们对火车旅行的舒适空间。传统观念里,车厢仅是抵达景点的过道,“熊猫专列”却以移动画卷的方式,让旅程本身成为目的地主题,车身绘满憨态可掬的熊猫彩绘,什邡号车厢的绵竹年画诉说蜀地文脉,成都号的芙蓉刺绣暗藏锦城风雅。在旅途中,老者手捧盖碗茶倚窗闲坐,窗外流动的山水长卷,与窗内凝固的文化符号悄然交融,“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体验,升维为沉浸式文化展馆。
老子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真正的友好服务,正是于无声处听见每个弱势需求的呼声。这份国际认可,标志着中国铁路输出正从“技术硬实力”迈向“服务软实力”。UIC百年历史上首个“游客友好型”奖项花落中国,分量不亚于高铁出海。不难看出,“熊猫专列”给出了第三种答案,选择俯身凝视个体褶皱中的需求,是悉心服务的体贴手腕;以及屈膝搀扶的自然身姿。以真正的友好态度对待,更在于对差异需求的细腻体察,这是中国服务理念的全球亮相,温暖的“中国方案”正与世界共享。
“熊猫专列”获奖的意义价值更深远,在于激活了一条条流动的经济文化动脉。踏入“熊猫专列”,犹如走进一座“流动博物馆”,一趟专列,就是一条穿梭于山河之间的产业链。“熊猫专列”是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在车轮飞驰中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点燃更多地区文旅融合的燎原之火,让藏在山水间的人文风情、奇景异貌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为我国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熊猫专列”不断推陈出新,并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周到的服务,成为铁路部门盘活自身资源、助推文旅产业升级、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探索。“熊猫专列”的火爆,同样折射出“铁路+文旅”深度融合成效显著,而“熊猫专列”正化身为串联区域美景的“黄金纽带”、激发经济新活力的强劲引擎,同时也将偏远地区的文旅资源,被飞驰的车轮带入大众视野。
巴黎的奖杯,辉映着西南群山中悠然前行的熊猫专列。而“熊猫专列”化身服务使者,友好无需喧哗,文化不言自彰。也许全球交通陷入速度焦虑,这趟列车选择用“安逸”哲学诠释旅途意义,服务贴心,在悠然探索中治愈身心,用热情和细心为每一位旅客提供周到的服务,满足旅客的多元化需求,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从容,也映照着时代对“有温度的进步”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