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郑州亳都·新象文化商业街区人头攒动、游人如织,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本报记者 王歌 王延辉 祁道鹏
10月1日,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在郑州市管城区,新开街的传统风貌现代文化商业街区——亳都·新象格外热闹。尽管秋雨绵绵,撑伞打卡的游客兴致丝毫不减,反而增添了几分雨中漫步的惬意。
“这里不是‘河南版’的上海新天地,就是咱自己的待客厅。”当天,市民李希带着外地朋友在街区内游览,“抬眼能见3600年的城墙和历史悠久的文庙,转身能打卡潮流品牌,是郑州独有的浪漫。”
亳都·新象位于郑州市管城区文庙东侧,9月29日开业当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随后两天更是屡攀新高,成功唤醒千年商都消费活力的同时,也为河南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添了一把火热。
亳都·新象缘何能有如此强的吸引力?源自商文旅融合的清晰定位。“亳都·新象的建设远不止于一个商业项目的开发,而是期望业态整合,让沉睡的文明遗产焕发新生。”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的首开项目,亳都·新象东临商代城垣遗址,西接全国第二古老文庙,是一块在历史街区里长出的新业态。“在这里,可以参观完商都遗址博物院后直接走进潮流店,也能在文庙感受传统文化后转身体验最新潮牌。”亳都·新象项目运营负责人说,这里是一个可游、可赏、可购的文化生活场域,构建的是一套“文化—消费—产业”三位一体的价值生态。
招商成果印证了定位的成功。这条传统风貌的街区里,簇拥着大量首店、本地旗舰品牌以及特色业态,其中首店占比超四成,是实打实的首发经济策源地、潮流集合场。
项目规划初期,在不少品牌和消费者眼中,亳都·新象是一处颇具竞争力的商业地标。“仔细了解会发现,这里浓缩着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处精心设计都透露出河南特色。”兰巴赫总经理王杰森认为,这种将厚重历史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的尝试,正是该品牌最为看重的,无论是在千年文庙旁的小酌,还是在青砖红木啤酒花园氛围中欢聚,都是与历史相遇的独特体验。
潮牌集合店“华人青年”也将华中首店放在这里,“这个项目跟我们品牌气质很符合。”该品牌主理人王鹏表示。
而河南人的消费力给“首店们”带来惊喜。以兰巴赫为例,这家布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均消费100—120元的西餐品牌河南首店自开业以来就人气爆棚。“这两天,河南这家店的销售额跑到了全国前五。”王杰森说,未来或将考虑深耕河南西餐市场。
在追求速成的商业环境中,亳都·新象选择着眼“长线”。“让历史遗迹成为消费体验的底色与背景,实现文化赋能商业,提升其品质与价值;商业反哺文化,并为其活化提供良性循环。让每一个入驻品牌都成为此处文化叙事的一部分,为消费者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
街内的首店、潮牌也不想只成为一阵风。多位品牌主理人表示,未来将深挖河南文化,开发更多IP,并通过长期开展文旅活动增强与河南消费者的黏性。
这片历史街区的重生,给当地老住户带去感动。“以后再跟人说起家乡,我会骄傲地指向这儿。看,这里有新象。”在周围居住了近40年的市民孔先生感慨不已。
亳都·新象的现象级表现是河南消费市场的生动切片。近年来,以文旅消费为主的改善型消费呈现“井喷式”增长,融合多种体验的新消费品牌、现象级消费地标层出不穷。“当前,沉浸式、个性化消费备受推崇,我省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从传统购物向体验式、品质化消费转变的明显趋势。”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商文旅深度融合,鼓励首店经济、票根经济等,激发更多消费新活力。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省各地抢抓金秋消费黄金期,通过开展花式活动、融合多种业态和创新消费场景等,为消费者送去一份诚意满满的消费礼包。例如洛阳、开封等地以文旅为抓手,景区联动商圈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平顶山整合全域资源,推出了惠民政策和精品线路;新乡将分批次发放零售、餐饮、文旅、住宿、体育健身消费券,并结合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等文体赛事激发票根经济新活力。
消费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未来,河南也将有更多现象级新地标、新品牌,为消费者的生活带去多元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