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
论坛期间,备受关注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2025)》正式发布,由联想集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申报的“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从全球近200项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项目技术成果“基于多模态AI与3D视觉的应县木塔数字孪生解决方案”成功入选该权威案例集,彰显了联想集团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新性传承领域的技术领导力。

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发布
在本次论坛上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2025)》是基于今年7月以来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的全球性文化遗产数字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为确保案例征集的广覆盖、高质量和国际性,世界互联网大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传播和动员,共收到来自全球的近200项案例申报,内容覆盖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展示利用等多个领域,最终精选出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项代表性案例编辑成集。
作为文化遗产保护方向的代表案例,“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由联想集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发起,聚焦于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山西应县木塔的保护与传承,创新性地构建了“多模态AI+3D视觉+具身智能”的古建数字孪生体系,为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主动性保护转变提供了可复用、可延展的中国方案。

论坛期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世界互联网大会理事长庄荣文与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
应县木塔建于1056年,全塔主要靠木构件通过榫卯结构咬合而成,历经近千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屹立不倒。但由于历史上受地震、风雨、战乱等因素带来的损伤逐渐累积,保护任务日益紧迫,目前游客已无法登塔参观。着眼于保护工作的现实痛点,联想集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挥在技术与学术领域的各自优势,借助以多模态AI、3D视觉、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在数字世界中构建了高度还原应县木塔结构细节的“木塔孪生体”,形成覆盖“保护-研究-活化”全链条的“AI智慧应县木塔”保护方案。
1.0阶段,项目打造逐层还原复刻木塔一至五层结构与细节的“木塔孪生体”,发布集模拟登塔、艺术还原、古今融合三大创新为一体的VR体验应用,实现千年古建的数字永生。2.0阶段,项目基于此前的数据积累与研究需求,试点性地将联想集团自研具身智能六足机器狗应用于应县木塔的智能扫描建模,在非接触状态下实现毫米级的文物细节还原,为预防性保护提供量化依据。
冯蔚东表示,联想集团正探索将“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积累的技术方案和经验拓展至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保护,愿以自身在AI技术与具身智能方面的能力,与全球伙伴携手,让技术不仅守护文明遗产,更成为促进文明对话的桥梁。

联想集团在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通过VR体验应用及具身智能六足机器狗展示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核心技术成果。图片来源:新闻联播
此次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2025)》并受邀参与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是“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获得的又一国际性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还斩获了有“国际传播界奥斯卡”之称的SABRE Awards重磅奖项,凭借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荣膺2025亚太区SABRE Awards科技类目(Technology:Software & Services)大奖。今年,“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还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数智化保护的代表案例,亮相第二十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充分体现了该技术方案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先进性和可推广性。

联想集团“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获2025亚太区SABRE Awards科技类目(Technology:Software & Services)大奖
作为“人本智能”理念的践行者,联想集团通过该项目展示了科技企业以创新技术守护人类共同文化记忆的责任担当,为全球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当前,“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已成功入选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建筑遗产价值阐释创新计划”的首批课题。未来,联想集团将持续拓展技术应用边界,赋能更多古建筑保护场景,让“人本智能”的创新实践惠及更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