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一带一路”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固废处理正成为中国产业出海的新赛道。据专业机构预测,全球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有望在五年内突破600亿美元。除中国外,多数国家和地区仍处于开发初期,属于典型的蓝海市场。
在这条新赛道中,中国企业正凭借成熟的技术和运营经验加速出海。据权威媒体报道,康恒环境作为目前中国固废领域出海规模最大的企业,已累计在海外投资12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规模超过1.5万吨,同时在全球布局90座静脉产业园,为超1亿人口提供环境能源服务。
记者梳理行业数据发现,设备与技术方面,康恒环境已站上全球第一梯队。其自主研发的SUS机械炉排炉通过欧盟CE认证,目前设备与技术已应用于全球超300座垃圾焚烧厂,日处理规模超过30万吨,位列全球垃圾焚烧设备供应商首位。
近期,康恒环境的出海步伐进一步受到国际关注。在会谈中肯定了康恒在乌投资的两个垃圾发电项目,并将其列为中乌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典范。据悉,这两个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设计处理规模各1500吨/日,建成后可年发电6亿千瓦时,服务800万人口。
几乎同期,康恒环境还亮相《中国日报》“国家发展成就纪念特刊”,成为中国绿色创新出海的典型案例。
在国内,全球固废龙头正酝酿新的布局。2025年,其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ST中装(002822.SZ)重整。8月19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对ST中装的重整申请,标志着这一资本运作进入实质阶段。
重整的同时,双方业务协同已快速落地。9月初,*ST中装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科技园物业中标康恒环境全球总部2026-2028年度物业服务项目,中标金额3197.43万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康恒环境旗下90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后续也将逐步引入科技园物业进行管理,为上市公司带来持续业务增量。
此外,双方正共同推进“绿电直供AIDC”创新业务模式。依托康恒环境每年37亿千瓦时的绿电供应能力,以及*ST中装在IDC领域的技术积累,计划构建“环保+能源+算力”电算一体架构,响应国家政策对绿电比例提升的要求。
业内分析指出,康恒环境不仅是全球垃圾焚烧设备龙头,也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垃圾发电投资运营规模前二。通过此次参与ST中装重整,康恒有望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增强协同能力;而对ST中装而言,重整不仅帮助化解风险,更注入产业资源,打开长期价值空间。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固废处理需求持续增长,技术领先、模式成熟的龙头企业有望在600亿美元的全球蓝海中占据更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