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莎莎:以赛为媒,开启毛绒玩具产业“智造”新征程

2025-09-15 16:06:2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9月13日,由安康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大学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陕西安康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暨2025全球玩具AI设计大赛在安康、深圳、武汉三地同时启幕。作为大赛承办单位负责人,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9月13日,由安康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大学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陕西安康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暨2025全球玩具AI设计大赛在安康、深圳、武汉三地同时启幕。作为大赛承办单位负责人,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卫莎莎接受了媒体采访。她从毛绒玩具产业发展新风向解读了赛事的深远意义和安康人社部门在推进毛绒玩具产业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并描绘了以赛促产,推动产业升级的宏伟蓝图,全方位展现人社领域工作对毛绒玩具产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战略赋能:以赛事为支点,人社牵头撬动产业升级

媒体作为本届大赛的承办单位,人社局如何定位赛事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卫莎莎:本次大赛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重要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2017年以来,安康毛绒玩具产业历经八年发展,已形成覆盖800余家企业、年产值超75亿元的产业集群,但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人社部门牵头组织赛事,主要目标是通过搭建高端平台,破解产业“创意弱、人才缺、转型慢”的痛点,构建“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转化”的全链条生态,推动毛绒玩具产业向“文化IP+智能制造+全球市场”跃迁,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在“十五五”末产值达到200亿元。

大赛是助力安康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践行“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赛事链接全球创意资源,将“鎏金铜蚕”的丝路精神与AI技术深度融合,既延续千年文脉,又为产业注入创新基因;同时依托人社部门劳务协作、就业服务等优势,推动“安康智造”搭乘“安西欧”中欧班列直达中亚、欧洲市场,真正实现“小玩具撬动大市场”,让产业发展与就业增收、区域经济提升同频共振。

赛制革新:政府搭台保障,让创意落地转化为产业动能

媒体本届大赛首创“文化驱动+科技赋能+市场验证”三维评审体系,这一创新背后有何考量?

卫莎莎:传统赛事往往重设计轻转化,导致创意与市场脱节,最终难以反哺产业。因此我们打破常规,将用户投票、预售订单等真实市场数据赋予75%的评审权重,目的就是以赛事为纽带,让创意精准对接企业生产需求、市场消费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倒逼企业提升市场响应能力。

为确保创意能真正转化为产业成果,人社部门同步推出“三大保障计划”,从服务、技术、资金等维度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是服务保障,建立官方打样平台。每周为市场认可的优秀作品提供打样支持;二是信任保障,推出“众筹托管”服务。从生产到交付全程由政府背书,消除消费者顾虑;三是技术保障,开通“AI设计训练营”。通过人社部门免费培训培育更多懂技术、懂设计的人才,为产业储备技能力量。

这些举措是人社部门构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转化”闭环的关键支撑,让赛事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创新实践:实干担当,从政策、人才、服务三维筑牢产业根基

媒体在产业发展和赛事筹备过程中人社局承担了哪些核心任务?如何将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

卫莎莎:作为赛事的承办单位,人社部门作为安康毛绒玩具产业链的牵头单位,始终立足“产业发展服务员、人才培养组织者、政策落地执行者”的定位,为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一是产业引导“聚焦升级”。市政府新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毛绒玩具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新赛道的意见》,通过实施科创研发、自主品牌、打样设计、产品迭代、生产制造、贸易销售、人才培养、毛玩工业游八大升级重点任务,以具体落地重点项目为支撑,全方位推动毛绒玩具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让优质创意团队愿落地,也加速产业集聚,践行“以政策引产业、以产业促就业”逻辑。

二是产业人才“精准搭建”。紧扣产业向“智能制造、文创设计”转型需求,校企合作、人才培育、赛事引才等多环节破解人才瓶颈。

三是产业生态“优化升级”。针对企业痛点,建成了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原辅料批发、产品展销、物流配送、电商运营等“五大中心”,推动PP棉、毛绒玩具面料和辅料孵化园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扎实推动人社工作进园区,建立人社领导干部包抓重点毛绒玩具企业等做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人社部门“精准服务”成为安康吸引产业转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未来展望:人社持续发力,以赛事成果绘制产业“智造”新图景

媒体大赛启动后,人社局将如何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助力安康打造全球玩具产业标杆?

卫莎莎:大赛启动是人社部门推动产业升级的新起点,我们将紧扣“科技赋能、文创设计、品牌宣推、人才培养”四大工程转化赛事成果,重点从四方面发力:

一是科技赋能促落地。加强与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联合建设毛绒玩具打样师学院和人才实训基地,推动参赛AI团队与企业合作(如爱多宝研发“AI安康”智能玩具获国际订单);支持申报省市科技项目,加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二是文创设计融特色。挖掘秦巴山水、非遗资源,组织开展毛绒玩具文创开发,已为南宫山景区、瀛湖景区、石泉老街旅游街区开发文创毛玩产品, 扶持赛事IP“安安”“康康”衍生创业,目前已助力18家主体创业、带动80人就业。

三是品牌建设拓市场。计划3年培育10家家跨境电商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德国等建设海外展示中心;培育建设“安康玩具”区域公用品牌。

四是人才引育保民生。强化IP文创、打样制版、剪裁、绣花等技能人才培训,持续开展“巡回大讲堂”,推动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实现“产业发展、就业增收”双赢。

采访尾声,卫莎莎局长望向汉江之畔萌动地“绒AI安康”城市IP新形象,坚定地表示:“这场赛事不仅是创意的盛宴,更是产业变革的起点。人社部门将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苏陕协作’‘校地合作’,从政策供给、人才培养、用工服务、权益保障等维度发力,让安康毛绒玩具产业在科技赋能中焕发新生,在文化浸润中走向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安康实践贡献更多安康智慧,实现‘产业强、人才聚、就业稳、民生富’的美好愿景。”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