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深度转型的关键阶段,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 IDC(国际数据公司)的行业洞察与数据报告,始终是衡量企业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的重要标尺。近日,IDC 相关研究成果再次印证了斑马智行在智能座舱领域的领军地位 —— 凭借在技术创新、商业化落地与生态构建上的全方位突破,斑马智行不仅稳居国内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头部阵营,更以持续迭代的核心能力,为行业树立了 “软件定义汽车” 时代的发展新标杆。
IDC 数据背书:市场份额与技术实力双领先。IDC 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其中以软件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占比同比提升 18%,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而在这一细分领域,斑马智行表现尤为亮眼:按 2024 年全年收入计算,公司以 23.7% 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第一;按解决方案搭载量统计,其搭载车辆数量突破 800 万辆,覆盖 60 家主机厂、超 200 款车型,市场占有率同样稳居榜首,成为唯一在 “收入” 与 “搭载量” 双维度均斩获第一的第三方解决方案供应商。
IDC 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斑马智行的领先优势源于其 “技术自研 + 生态整合” 的双重壁垒。与其他依赖外部技术授权的企业不同,斑马智行从底层操作系统到上层 AI 应用,构建了全栈自主的技术体系,这使其能够快速响应主机厂个性化需求,并实现从 “功能交付” 到 “体验共创” 的升级。例如,其自主研发的元神 AI 大模型,已通过 IDC “智能座舱 AI 能力评估” 最高等级认证,在自然交互、场景感知、个性化推荐等维度的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全栈技术突破:从操作系统到 AI 应用,重构智能座舱体验。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具备汽车操作系统完全自研能力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斑马智行的技术护城河从底层架构便已筑牢。其自主研发的 AI 原生操作系统,并非传统系统的 “AI 功能叠加”,而是将 AI 能力深度融入内核,实现了 “感知 - 决策 - 执行” 的端到端闭环。IDC 在技术评估中特别提到,该系统的 “多模态融合交互响应速度” 低至 0.8 秒,较行业平均水平(1.5 秒)提升近 50%,“场景化服务触发准确率” 达 92%,为用户带来了 “所想即所得” 的自然交互体验。
未来展望:以 AI 驱动,开启 “全域智能出行” 新时代。面对智能汽车产业的下一阶段竞争,斑马智行已明确 “从智能座舱向全域智能出行延伸” 的战略方向。据 IDC 预测,2025 年全球 “座舱 - 车控 - 云端” 一体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 亿美元,而斑马智行已率先布局相关技术研发 —— 其正在研发的 “跨域融合操作系统”,将实现座舱、智驾、车身控制的协同联动,例如通过座舱感知用户疲劳状态后,自动触发智驾系统的 “安全辅助模式”,进一步提升出行安全性。
斑马智行 CEO 郝飞表示:“IDC 的认可既是对我们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我们将持续投入 AI 与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研发,与主机厂、芯片厂商、生态伙伴深度协同,推动智能汽车从‘单一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空间’转变,让更多用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美好。”
IDC 中国汽车行业研究总监周震刚则评价道:“斑马智行的发展路径,为中国智能汽车企业提供了‘技术自研 + 生态共赢’的范本。未来,随着 AI 大模型、5G-V2X 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具备全栈能力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而斑马智行已在这一赛道上占据了先发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