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公告拟于9月12日召开审议会议,审核深圳市巍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巍特环境”)的发行事项。
巍特环境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利用自主研发的先进工艺、材料、设备、信息系统并结合高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排水管网探测、检测评估、方案设计、零开挖修复以及智慧运营服务的专业服务型企业。公司的专业技术水平受到多重认证,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还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非开挖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招股书显示,2025年1-6月,巍特环境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4.83%;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1.70万元,同比增长18.47%,再创良好佳绩。
自主研发夯基垒台,技术创新赋能长效
巍特环境提供的排水管网管理服务属于城镇公用事业,是保障城镇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23年末我国既有城市排水管道长度95.25万公里,其中将近一半的排水管道为十年前修建,而由于早期设计、建设标准较低,管道所属管理单位不断更换等因素,地下管网积累的各类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规模日益庞大、系统日益复杂的地下管网,巍特环境通过技术优势打开业务局面。与传统管道修复方式相比,公司所掌握的非开挖修复技术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可在不开挖条件下进行地下管道修复,解决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综合成本高等常见施工问题。
巍特环境自主研发的核心工法为垫衬法,对整体施工环境要求低,内衬结构性能好,修复后具有提高管道排水速度,防渗防腐蚀,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的特点。在排水管道整体修复领域,垫衬法可以一次性同时解决管道内壁破损修复、结构补强和基础加固三个问题,是其他整体修复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这种工法不仅适用于一般管道缺陷修复,对超大管径管道、箱涵、异形涵洞的修复效果也较为突出。
巍特环境自主研发并成熟掌握的垫衬法技术经权威机构鉴定具有先进性,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垫衬法核心原材料速格垫产品技术经权威机构鉴定具有先进性,自主开发的垫衬法移动智能修复车经权威机构鉴定具有先进性。
我国非开挖施工技术与设备的开发研制起步较晚,与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行业技术在系统化、一体化、自动化方面仍有差距,市场格局也呈现企业规模较小、以区域性经营为主的特点,目前综合实力较强且能跨区域经营的专业服务商仍然较少。
在当前行业生态下,巍特环境提出了“致力于成为管网智慧运营服务商”的发展目标,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与管网动态监测、数据分析、预测预警、应急处理等相关的专业管网智慧化管理平台,以及排水智慧杆、智能井盖、水位计等物联网硬件设备,形成了管网智慧运营、智慧海绵城市监测、智慧水环境水质监测、智慧水利等专项解决方案,实现管网运营从被动式抢修转向主动式防护,从粗犷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控。
政策暖风频吹,市场空间广阔
排水管网管理行业是国家大力推动发展的产业,《中国非开挖技术行业年鉴》显示,欧美等发达地区非开挖修复通常占比能达40%-50%,而我国目前非开挖修复排水管网市场渗透率约为20%。未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推进,以及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高,我国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水环境治理和地下管网建设。2023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发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要求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到2025年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4.5万公里。2024年2月,住建部负责人表示我国将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202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明确指出要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加强系统集成,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管网建设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巍特环境紧抓行业机遇,凭借研发优势和服务能力成功发展了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三峡集团、广州市政、天健集团等优质的大型央企、国企客户。同时,公司也通过巩固老客户、培育新客户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向新市场、新区域进发,已将业务从珠江流域向外拓展,成功进军山东、湖南、河南等多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