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日“抢鲜”到金秋“增收”,从“一次帮扶”到“长效助农”……今年以来,浙江省温岭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织“香溢”志愿者深入帮扶村,以满腔热忱投身助农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刻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茶垄间的“抢鲜”行动,守护春日“金叶子”
“春茶采摘,差一天品质就差一截,这几天看着满坡新芽,我是又喜又急啊!”帮扶村茶农望着连片的茶园,语气里满是对春茶“黄金期”的珍视与人力不足的焦虑。春茶,尤其是明前茶,素来有“茶中黄金”的美誉,采摘的“早”与“鲜”直接决定着茶叶的品质与收益,但手工采摘的效率瓶颈,往往让茶农“心有余而力不足”。
图为温岭烟草组织“香溢”志愿者在帮扶村开展助农采茶活动
为解茶农燃眉之急,温岭烟草组织“香溢”志愿服务队主动奔赴帮扶村茶园,围在周剑武身边认真学习采摘技巧:“要采一芽一叶,手指得轻轻掐断,不能伤了芽头”“芽叶要完整,这样炒出来的茶形、茶香才好”。周剑武的讲解细致入微,志愿者们的眼神专注而热切。
很快,志愿者们分散在茶垄间,红色马甲在翠绿茶树的映衬下格外鲜亮。有的志愿者上手极快,指尖在茶芽间灵活翻飞,不一会儿竹篮里就积起了一小捧鲜嫩的芽叶;有的志愿者虽稍显生疏,却耐下心来,逐棵茶树查看,仔细挑选符合标准的芽头。
“我们多采一点,茶农就能少一份紧张,这些‘金叶子’也能早一步变成收益。”志愿者郑志杨一边快速采摘,一边笑着说道。
一上午的忙碌后,看着志愿者们满满当当的竹篮,周剑武的脸上漾开了笑容:“以往采茶都很紧张,今年有你们帮忙,不仅省了心,还能和年轻人聊聊天,这茶园都热闹多了!”志愿红与茶绿交织的茶垄间,不仅是春茶“抢鲜”的劳作,更是城乡之间温暖的联结。
菜畦中的“护绿”课堂,传递增收“好技术”
帮扶村的菜地里,菠菜、空心菜等蔬菜长势正旺,但叶片上零星出现的黄斑、卷曲的边缘,让菜农张青莲犯了愁。“这菜看着不对劲,怕是生了病,可我也分不清是啥毛病,不敢乱打药。”
志愿者梁庆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菠菜叶片,仔细观察后说道:“张阿姨,您看这片叶子背面,有白色的霉层,这是菠菜霜霉病,得及时防治。还有这些叶片上的小孔,可能是蚜虫咬的。”说着,她从随身带的资料册里翻出图片,对照着叶片讲解:“霜霉病可以用生物制剂或者低毒农药,配合通风降湿来控制;蚜虫的话,挂黄板诱杀或者用苦参碱这类植物源农药,既有效又安全。”
图为温岭烟草“香溢”志愿者给客户讲解预防蔬菜病虫害知识
志愿者们不仅“看病开方”,更手把手教农户识别病虫害的早期症状、掌握绿色防治的要点。“这个黄板要挂多高?”“生物农药什么时候打效果最好?”张阿姨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志愿者们耐心解答。
阳光洒在菜畦里,志愿者与农户的身影挨得很近,技术的传递在一问一答、一教一学中悄然完成。
“以前种蔬菜全凭经验,病虫害来了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你们教技术,心里就有底了!”张阿姨捧着刚学会辨认的“病叶”,语气里满是感激。
从茶田到菜畦,“香溢”志愿者的助农行动,不仅是体力上的帮扶,更是技术上的“授渔”,让农户在种植路上走得更稳、更有底气。
长效赋能,让志愿红成为振兴“底色”
在温岭烟草的助农实践中,“香溢”志愿者的行动从不是“一阵风”。为了让帮扶更具持续性,他们搭建起“长效助农”机制,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的脉络。
在产业前端,“香溢”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在农忙时节帮助农户采摘丰收;在产销中端,“香溢”志愿者们依托“香溢红色驿站”“线上香溢集市”等平台,化身“推销员”“主播”,为茶农的春茶、农户的新鲜蔬菜拓宽销路,让“田间鲜货”直达“城市餐桌”;在服务后端,志愿服务队不定期深入帮扶村,了解并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服务闭环。
“我们想做的,不仅是帮一次采茶、教一次防虫,更是帮农户把产业的‘根’扎牢,让乡村产业自己能‘活’起来、‘火’起来。”这种从“单次帮扶”到“系统赋能”的转变,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有了更深厚的土壤,也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
茶垄间的志愿红,是春茶“抢鲜”的希望;菜畦里的技术课,是蔬菜“护绿”的保障……温岭烟草的“香溢”志愿者们,以脚下的泥土为纸,以手中的劳作与技术为笔,书写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更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