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首个全国科普月如约到来。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坚持“科普+业务”双轮驱动,成立“保烟志愿服务队”将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和暖心服务精准送达广大零售客户与社区居民身边,在保康的山乡之间掀起一阵接地气、暖人心的科普新风。
集市课堂“话反诈” 筑牢乡村防骗墙
“乡亲们,凡是声称‘中奖先交手续费’的短信,千万莫信!”清晨,保康县歇马镇的集市刚热闹起来,“保烟志愿”科普服务队的工作人员就带着宣传展板、手册,在集市入口搭起了“科普微课堂”,很快成为集市里的 “人气打卡点”。
图为志愿者进行普法宣传场景
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剖析“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返利”等典型骗局,归纳出“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的三步防诈口诀,协助老年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功能。同时,现场解答群众所提的法律疑虑并结合《民法典》为群众分析法律关系,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法,引起了强烈共鸣。
活动现场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00余份,指导安装反诈软件80余人次,筑牢了乡村防骗“安全网”。
终端服务“送真经” 经营升级有方向
“祝老板,咱们把畅销品牌摆在主视觉区,搭配小零食做关联陈列,效果肯定更好!”在歇马镇祝老板的店里,客户经理正一对一指导店主优化商品布局,这是“保烟志愿服务队”开展“终端提质行动”的缩影。
图为志愿者正在指导零售户优化店铺
志愿者们以“一户一策”为原则,结合各零售店铺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指导。根据店铺面积、客流特点、商品结构,量身定制陈列方案,协助指导农网客户改造硬件设施、做好商品陈列、拓宽经营品规、优化经营技巧,切实解决农网客户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经营内生动力。还针对秋季山区气候特点,指导客户控制温湿度、远离火源。
“以前店里一团乱,现在清爽多了,回头客也多了!”零售户祝女士笑得合不拢嘴。
此外,志愿者还通过“以案释法”强化守法经营意识,引导客户从正规渠道进货,拒绝向未成年人售烟,助力小店实现“颜值与效益双提升”。
科普讲堂“授以渔” 识假辨真显实效
“真烟包装拉带头呈半圆形,切口平整;假烟则毛刺多、易撕裂......”一场别开生面的“真假烟鉴别小课堂”正在进行。这是服务队打造的特色环节,通过“实物对比+动手实操+案例分析”,帮零售户练就识假“真本事”。
图为工作人员传授真假烟识别技巧
工作人员将真假卷烟进行对比,从外包装防伪标志、拉带头工艺到烟丝色泽,逐项解析真伪差异。通过“看、摸、嗅、尝”四步法,为零售户和消费者揭开假烟的“伪装面具”。零售客户们手拿样品,边学边练、热烈讨论。同时,还向大家发放真假烟鉴别宣传手册,方便他们随时查阅学习,并提醒消费者购买卷烟一定要选择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正规店铺,索要购物凭证,一旦怀疑买到了假烟,可及时拨打12313热线投诉举报。
“以前真不知道真假烟有这么多区别,现在学会了这些方法,以后买烟就不怕上当了。”一位村民高兴地说道。
群众在哪里,科普宣传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从集市到终端,从课堂到田间,“保烟科普志愿服务队”以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诠释担当。下一步,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持续探索科普宣传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让科普之花开遍荆山保康的每一个角落,以实际行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烟草力量。(姚祥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