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巨人”到“智能体”,中国工博会解码智造新角色

2025-09-30 13:27:5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三十万平方米的展馆内,智能机器人舞动精准轨迹,高端装备低鸣运转,来自全球近3000家企业在此共绘工业未来图景。在中国工博会承办单位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首席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三十万平方米的展馆内,智能机器人舞动精准轨迹,高端装备低鸣运转,来自全球近3000家企业在此共绘工业未来图景。在中国工博会承办单位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兼销售总部负责人张春蕾看来,本届中国工博会不仅是其二十五载历程的里程碑,更见证了中国工业向“新”而行、迈向“智造无界”的新起点,未来也将成为全球工业技术创新的“奥林匹克”赛场,汇聚更多引领行业变革的尖端力量。

全“新”出发,系统性创新引领产业变革

张春蕾表示:“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本届中国工博会,那就是‘新’。这种‘新’并非零散的点缀,而是一场围绕‘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主题的系统性创新。”本届中国工博会首次构建了“1+3+9+10”的框架体系,即一场开幕式、三大特色展、九大专业展和十场高端峰会。其中,国家新型工业化成就展集中呈现了从C919大型客机到国产大型邮轮等“大国重器”,以及8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成果,系统性展示了中国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脉络。

而最大的亮点,无疑是机器人技术的集中爆发,机器人展区真正体现了“智造无界”。从实现“灵巧操作+直膝行走”的人形机器人Atom,到全球最快协作机器人PoWa,再到满足精密装配零误差的智能纠错系统,都展现出机器人产业在智能感知与自主决策等核心技术上正取得关键突破。与此同时,库卡“iico易可”、爱普生LA-A系列等一批深度本土化定制产品的涌现,表明国际巨头正将研发重心向中国市场倾斜,与中国产业链深度融合。

从“钢铁巨人”到“智能体”的角色变迁

作为一个全球工业创新生态的核心枢纽,中国工博会已经完成“根本性的演变”,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展示,而是成为一个洞察未来工业趋势的风向标、链接“政产学研资”的关键平台。他指出,“最深刻的演变是展品内涵的变革,从开展之初的机床、重型机械这些‘钢铁巨人’,到今天的芯片、算法、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些‘智能体’,这代表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跃迁。”

未来,中国工博会将继续强化三大角色:成为全球工业技术创新的“奥林匹克”赛场,吸引更多颠覆性、全球首发的技术在此亮相;成为新兴产业合作的国际枢纽,特别是在低碳科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搭建起跨国合作的坚实桥梁;成为赋能整个产业链生态的推动者,通过“展+会+活动”一体化模式,推动中国智造与全球资源深度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进程。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