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当涂:“青源”创客中心激活青年创新基因

2025-09-30 11:19:2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金秋时节,安徽省当涂县烟草专卖局“青源”创客中心内,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青年员工热烈讨论的场景,勾勒出一幅创新与成长交织的生动图景。面对新时代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当涂县烟草专卖局构建&ldquo

金秋时节,安徽省当涂县烟草专卖局“青源”创客中心内,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青年员工热烈讨论的场景,勾勒出一幅创新与成长交织的生动图景。面对新时代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当涂县烟草专卖局构建“1344”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思想铸魂、实践强基、创新赋能,打造了一支“既能独当一面、又善协同攻坚”的高素质青年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动力。

破题,以创新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青年是推动发展的核心资源,但我们的队伍曾面临‘三不’困局——创新活力不足、实践能力不强、成长路径不清晰。”县局主要负责人坦言。问题即突破口。县局以“青源”创客中心建设为支点,提出“1344”模式(1个目标、3大路径、4阶工程、4支团队),重点解决青年员工“不会想、不敢干、不能持续创新”三大难题。

这一模式被形象比喻为“人才成长生态林”:青芽扎根、青苗成长、青蕾绽放、青藤攀援。

筑基,以青芽工程筑牢思想“压舱石”

“党的理论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在县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研讨会上,青年员工胡皓玮的发言引发共鸣。县局构建“党组领学+支部研学+青年跟学”三级联动机制,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

思想铸魂的同时,县局实施“老带新、师带徒”机制,12名党员骨干与青年员工结对,建立“成长档案-能力清单-提升路径”跟踪体系。通过“周谈心、月指导、季评估”,4名青年入选安徽省烟草专卖局专家人才库。

强基,以青苗工程锻造业务“硬本领”

“在基层,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青年员工郭安邦的成长轨迹是“青苗工程”的缩影。县局推行“政治导师+业务导师”双轨培养制,郭安邦的导师不仅教他业务知识,更带他走访乡镇零售户,了解市场需求。

在市场期间,郭安邦发现审批流程繁琐,便自主研发“无纸化审批系统”,将审批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并取得2项计算机软著。如今,他已成为县局数智化转型的骨干力量。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县局通过“青年行”项目,推动青年在基层历练中成长:4人取得FCP-零代码开发工程师证书,3人获中级标准化工程师资格,1人入选省局“徽映”主播团队……一支“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矩阵正逐步形成。

赋能,以青蕾工程涵养作风“正气场”。

“廉洁从业是青年员工的底线。”在“青廉护航”行动启动仪式上,县局纪检组长的讲话掷地有声。县局实施“五个一”廉洁教育套餐: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庭审、撰写廉洁家书、签订承诺书、开展廉洁家访。

青年员工余国婷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后深受触动:“那些真实案例让我明白,底线不能碰,红线不能越。”她主动担任廉政观察员,参与制定“八小时外”行为清单,推动构建“单位+家庭”全闭环监督网络。

突破,以青藤工程攀登发展“新高峰”。

“在创客中心,我们敢想敢试。”青年员工姜山的发言充满自信。作为“青藤工程”的载体,“青源”创客中心聚焦数字化转型、学术研究等领域,组建跨部门攻坚团队,打破岗位界限,实施“双向选择”柔性组队。

姜山所在的数智研究团队,开发的“数据可视化智能系统”实现基层数据一键生成,让决策更科学;融媒宣传团队创作的微视频《老金的代价》获安徽省信用故事大赛一等奖;学术研究团队参与制定的2项行业标准。

从“青芽”到“青藤”,从筑基到突破,当涂县烟草专卖局的实践印证:当青年与创新相遇,当人才与发展同行,便能激发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如今,这棵“人才之树”正枝繁叶茂,青年员工在思想引领中坚定方向,在实践磨砺中增长才干,在创新突破中实现价值。(张超)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