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五联”党建品牌打造毗邻区域治理新范式

2025-09-30 09:59:08 来源: 七一客户端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万州区铁峰乡、云阳县平安镇三地地缘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亲,却因行政区划壁垒导致资源分散、治理成本高、群众办事不便。为此,三地党委联合签署《党建共建联建协议书》,以“理论联学、

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万州区铁峰乡、云阳县平安镇三地地缘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亲,却因行政区划壁垒导致资源分散、治理成本高、群众办事不便。为此,三地党委联合签署《党建共建联建协议书》,以“理论联学、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抓、治理联动”五链同构,打造“三地五联”跨区域党建品牌,携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范式,推动乡村振兴迈入“共富快车道”。

理论联学,奏响思想“共鸣曲”

理论共学。三地6个村(社区)党组织建立联学机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院落板凳会等载体开展理论“共学”,组织警示教育;通过“你讲政策+我谈体会”的互动模式,让理论学习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共鸣”。党课导学。党支部书记轮流上台担任“跨界讲师”,围绕“党建如何引领产业融合”“边界治理难点怎么破”等主题讲授专题党课;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产业基地,用“土话”讲透“大道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实践举措。典型带学。组建“边界宣讲团”,组织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能人,以“小故事+大政策”的方式开展“微宣讲”,让典型引领成为深化理论学习最生动的教材。

组织联建,织密跨域“协作网”

联席共商。三镇(乡)6村(社区)按照“1+1”结对模式,建立“月度联席、季度会商、年度述职”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党建共建联建活动清单,对交界区域实行“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四共闭环,构建起睦邻协作的“红色矩阵”。挂职互炼。按下人才互派“启动键”,按照“人岗相适、就近就便”的原则,互派3名干部交叉挂职1个月,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务规范化管理、产业发展思路等6大课题,提炼“黄桃产业联销”“电商平台促销”等可复制的“金点子”,实现“带着经验下去、揣着收获回来”的良性互动。擂台竞锋。三地联合举办党建知识竞赛,通过“个人必答展风采+小组共答聚合力+快问快答拼反应+风险答题敢挑战”环节同台竞技,在思想交锋中补短板、在能力比拼中强本领。

资源联享,打通产业“共富脉”

取经互访。三镇(乡)6村(社区)结成互学对子,开展“串门式”调研,走进特色产业基地和人居环境示范点,通过“现场观摩+即时座谈+问题清单”模式,收集基层治理“金点子”和农产品营销“新路子”。岗位速递。联动整合劳动力资源,共建“用工信息共享微信群”,实现用工需求“一键发布”,村民求职“一秒响应”,帮助一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打破传统招工信息壁垒。品牌共创。长沙镇兼善村与铁峰乡楼坪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技术骨干、种植大户深入黄桃基地,围绕品种改良、科学管护、电商销售等开展专题研讨,共谋“大垭口黄桃”区域公用品牌,以“联种联销联创”模式,探索“黄桃生金”发展路径。

服务联抓,延伸便民“暖心线”

志愿服务“跨域联动”。打破地域限制,组建志愿服务“边界联盟”,组织志愿者清扫主次干道及村组便道;共设“边界微实事”清单,精准领办饮水改造、道路修补、路灯安装等民生微项目。文化活动“联镇共办”。创新推出“文化走亲”机制,通过巡回演出、艺术联展等方式,开展“村BA”“巴蜀同脉・文明同行”等跨区域群众性文化活动,增进区域情感共鸣。公共服务“跨村共享”。探索“微地域”个性化合作,创新“跨域帮办代办”机制,6个村(社区)业务骨干轮班驻点,提供现场答疑、上门代办等服务;免费开放党员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之家、阅读室等阵地,推动“跨区服务”常态化。

治理联动,构建边界“和谐圈”

“联调”筑和谐。吸纳老党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共28人成立“边界和谐调解队”,建立“巡查—会商—回访”三步工作法,联合排查治安、用地、交通等风险隐患,调处跨区域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界”。“共约”树新风。联合组建移风易俗劝导队,通过入户宣讲、微信“云喇叭”、流动小喇叭以及现场劝导,呼吁简办红白喜事,开展跨区域“无事酒”联合整治,以文明新风“集结哨”激活基层治理“经纬线”。“同守”护安澜启动“毗邻水域守护行动”,组建护林护河志愿队,组织镇村干部、党员群众接力巡林巡河,增设加固警示标牌,有效劝阻违规垂钓、野外用火等行为,共筑安全“防火墙”。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