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围绕“人才强企”战略,聚焦工艺质量人才培养,实施多元赋能、技能竞赛和搭台架梯“三大工程”,为产品质量精美化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多元赋能,打造人才培养“练兵场”
推行“导师制”,实施定向培养。常德卷烟厂与郑州烟草研究院深度合作,建立工艺质量人才委外联合培养机制,基于工厂发展需求,由导师带领该厂学员直接参与工艺研究、信息建设、烟丝形态检测等重点项目,聚焦生产实际中的瓶颈问题,联合立项攻关,推动人才培养和课题突破深度融合。
深化“师带徒”,落实因材施教。由工艺质量专家一对一指导青年员工,结合徒弟的实际能力和岗位需求,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传承技艺,建立“师徒档案”和动态评估机制,定期检验培养效果,确保“传帮带”落在实处、见到实效。
完善“见习制”,促进岗位交流。通过工艺质量定向见习,引导员工沉浸式学习工艺质量管理基础,强化质量意识和风险源头控制能力。该厂工艺质量管理部副部长赵萍萍表示:“‘见习制’不仅拓宽了员工视野,促进了跨领域知识融合,也加快了复合型人才培养。”

常德卷烟厂工艺人员正在检查正常质量。 蒋勇摄
技能竞赛,锻造业务能力“金刚钻”
以赛促学,锻造业务精兵。开展工艺质量业务技能竞赛,通过闭卷考核工艺标准、质量控制点和常见质量缺陷等内容,夯实理论根基;借助仪器操作、缺陷识别和设备点检等实操项目,重点考察员工动手能力,全面提升队伍业务素养与实操技能。
以案促改,推动经验传承。举办质量案例制作竞赛,围绕“挖掘真问题、总结实经验、共享好做法”,聚焦生产实际中的典型质量难题和质量缺陷,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制作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案例,并将优秀成果转化为标准流程全厂推广。

常德卷烟厂开展质量防差错演练。 蒋勇摄
防患未然,构建预控机制。常态化开展质量防差错演练,系统梳理关键部位、关键流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推动质量控制从“事后检”“事中控”向“事前防”转变,增强工艺质量人员风险防范与应急能力。开展质量防差错案例制作竞赛,评选优秀的防差错案例,在工厂质量专栏发布宣传。
搭台架梯,畅通青年人才“成长路”
完善培养体系,畅通成长通道。构建“技术技能岗----工匠、管理技术师和青年专家----各级专家”体系化的人才梯队,推行“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能通道和“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通道双轨并行计划,鼓励员工同步提升技能等级和技术资格,实现技能技术双提升。
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实战舞台。以六西格玛黑带项目和QC课题为双轮驱动,以项目实战促进能力提升,以质量工具赋能人才成长。让工艺质量人才在项目攻关中挑大梁,锤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练就过硬专业本领,锻造工艺质量精兵。

常德卷烟厂工艺人员在检查卷包预报警参数故障。 蒋勇摄
依托数字质控,升级学习平台。该厂工艺质量管理部工艺质量技术专家覃学兵表示:“数字化质控建设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需要凝聚全员智慧,集思广益。”构建“数字孪生+实时数据”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开展数字化质控座谈会与“数字化转型金点子”活动,聚焦实际业务场景,组织帆软报表专题培训与数字化应用竞赛。
常德卷烟厂不仅系统构建起工艺质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更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精美化”水平和产品核心竞争力,一支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力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工艺质量人才队伍正迅速成长,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支撑。(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