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筑基,运力提速,共绘出行“同心圆”

2025-09-28 10:17:5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日,民众普遍反映的火车票“开售即候补”现象,并建言“要靠算力提升运力”。这并非简单的技术探讨,而是关乎亿万旅客切身感受、关乎交通运输效率提升、更关乎服务民生温度的时代命题。作为国

近日,民众普遍反映的火车票“开售即候补”现象,并建言“要靠算力提升运力”。这并非简单的技术探讨,而是关乎亿万旅客切身感受、关乎交通运输效率提升、更关乎服务民生温度的时代命题。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如何运用智慧手段破解供需难题,实现“人享其行”,既是铁路的当务之急,亦是长远之策。笔者认为,要破解这一难题,需系统谋划,多方协同,其中算力的深化应用与运力的精准投放尤为关键。

以精准洞察之“算”,洞悉流动中国之“需”,是化解供需矛盾的前提。“开售即候补”表象背后,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与运输资源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化解矛盾,首要在于精准识别需求。海量的购票请求、候补数据、出行轨迹,本身就是一幅描绘国民流动趋势的“动态地图”。铁路部门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算力,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深度挖掘、智能分析和趋势预测,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刻画客流流向、流量和高频时间节点。  

以动态优化之“算”,盘活现有运力之“能”,是提升运输效率的关键。铁路运力的提升,并非仅指简单地增加列车数量或线路里程,更在于对现有运力资源进行“精耕细作”。在固定基础设施条件下,通过算力实现运能的柔性调配和精细化管理,是挖潜增效的核心。如根据实时客流变化,动态调整票额分配,实现“削峰填谷”;或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预测性维护,优化动车组等车辆设备的运用检修计划,提高可用率。算力的深度介入,能让每一条线路、每一组车底、每一个座位的潜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从而在保证安全运输的基础上实现运输供给效能的最大化,有效缓解特定时段和方向的紧张状况。

以智慧服务之“算”,提升旅客出行之“感”,是构建人享其行的核心。算力的价值,最终应落脚于提升每一位旅客的出行体验与获得感。面对“候补”这一暂时性供需缺口,算力驱动的智慧服务能够缓解旅客的焦虑与不确定性。例如,未来可利用智能推荐算法,为候补旅客主动推送临近时刻、相同目的地但尚有余票的替代车次或行程建议,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引导。这种以算力为支撑的“有温度的服务”,传递的是铁路部门对旅客需求的深切理解和尽力满足的诚意。

综上所述,“开售即候补”现象是挑战,更是推动铁路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契机。以算力提升驱动运力增效,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持续的技术投入、管理创新和跨部门协同。展望未来,随着算力与铁路业务更深度的融合,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响应更敏捷、调度更智能、服务更贴心的“智慧铁路”新图景,让“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在算力与温情交织的服务中得到更生动的体现。(马琳)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