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保靖烟草:机艺融合,奏响烟叶产业转型“进行曲”

2025-09-25 11:45:3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烟浪翻涌,农机轰鸣。湖南湘西州保靖县的多处烟田里,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烟叶种植场景,正在被现代化农机作业的画面取代。今年来,从翻耕起垄到烟苗移栽,从肥力调控到病虫害防治,保靖县烟草专卖局

烟浪翻涌,农机轰鸣。湖南湘西州保靖县的多处烟田里,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烟叶种植场景,正在被现代化农机作业的画面取代。

今年来,从翻耕起垄到烟苗移栽,从肥力调控到病虫害防治,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系统思维统筹“机”与“艺”,让传统烟叶生产添上现代化助力。农机农艺的融合正重构烟叶生产流程、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助力“黄金叶”提质增效。

优选农机,小田块实现大作为

保靖县多山地,大型农机难以施展,零散分布的烟田曾是机械化推广的“拦路虎”。如何让机械化在山地上的烟田里落地生根?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适宜性”破题,通过“示范创建、以点带面”的策略,掀起一场“小农机”的革命。

(机械起垄示范推广现场)

在利福村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内,一台旋耕机正沿着烟田缓缓前行,铁犁过处,板结的泥土变得松软平整,一行行烟垄整齐并立。“我这几十亩烟田开垦在山里,从冬翻到起垄,雇人要花半个月才能干完。现在机器开过去,两天就能搞定。”站在自家烟田边,烟农彭小云指着正在作业的旋耕机,掰起手指算起了“经济账”,“和以前相比,今年用旋耕机翻耕起垄,光用工成本就省了8000元,‘铁牛’下地,比人工翻得匀、效率高!这个示范点搞得值!”

和平村一处烟田的上空,一架无人机正进行飞防作业。操作手专注地盯着遥控屏,无人机所过之处,药雾均匀洒在烟叶上。“山地烟田高低不平,人工打药既费时又不均匀。”技术员梁忠说,“无人机一天能作业200亩,相当于20个人的工作量。”

(无人机喷洒农药)

原本不常见的农机如今能灵活穿梭在保靖各乡镇高低错落的烟田间,让“小块田”也能享受到“大机械”的便利。这样的改变,都源于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对山地农机的精准选型。今年4月,《2025年农机农艺融合工作方案》正式落地。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过“农机赛马”选型7种适宜农机,新增农机32套,率先打造200亩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园区,从翻耕起垄到病虫害防治,逐项测试适配山地烟区的农机设备,构建起“示范园+辐射区”的推广网络。

核心示范区如一颗火种,点燃2400亩烟田的机械化浪潮,移栽、培土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农机一小步,产业一大步。”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农机适配清单,让各式各样的农机成为烟农的‘新标配’。”

优培农艺,老把式掌握新技术

农机高效运转,离不开农艺的精准支撑。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深谙此理,以技术培训为纽带,推动农机与品种、栽培技术“精准对接”。

(湘烟7号专题培训)

烟叶移栽时节,一场围绕“湘烟7号”品种的专题培训在全县12个种烟乡镇全面展开。湘西州局烟叶专家手持烟苗,结合农机操作视频,为50余名烟农讲解湘烟7号的“机艺配套”种植技巧:“湘烟7号产量高、抗病强,但移栽时株距要保持在55厘米,农机培土深度要够,这样才能让根系充分吸收养分。”台下,烟农罗德富边记笔记边感慨:“以前凭经验种烟,现在专家把技术送上门,连施肥时机都精确到天!”

(农艺标准化-起垄标准)

农机跑得快,农艺要跟上。为让烟农熟练掌握“农机+农艺”的配套技术,全县12个乡镇“农艺服务大行动”全面开展起来。技术员手把手指导农机操作与农艺配合,通过“专家+烟农+田间课堂”模式,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育苗、移栽、培土等环节的“机艺融合”标准落地生根。烟农向大姐坦言:“过去怕机器伤苗,现在懂了技术,移栽机用得好,苗齐根壮,收成更有底!”

在猛科村的烟田里,技术员彭川正手把手教烟农操作水肥一体机:“你看,这个把手调节水量,手轻轻一动,就能精准施肥,比人工省料还高效。”

“以前用农机总担心和技术不匹配,现在有了专题培训,不仅教怎么用机器,还讲品种特性,连农机调试的小技巧都教到了。今年我家烟苗个个昂首挺胸的,成活率杠杠的!”烟农龙大哥激动的说到。从课堂理论到田间实操,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开展的培训让“标准化生产”扎根烟农心中,为烟叶提质增效筑牢了技术根基。

优化服务,粗管理走向精服务

农机与农艺的碰撞,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服务体系的深刻重塑,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湘西州局“一融五化”工作思路为指引,构建起覆盖全程、双向互动的新型服务生态。

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协同合作社,构建起“选型—培训—售后—调度”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从农机租赁、维修到农艺咨询,烟农可“点单”式获取支持,让烟农“买得放心、用得省心”。根据保靖烟叶生产实际与烟农需求,搭建“烟农需求—农机匹配”农机调配双向平台,7名片区技术员同步下乡指导,解决烟农在机器实操中遇到的问题。

“之前买农机担心售后,现在烟草公司和合作社不仅帮我们选机型,还帮忙联系厂家上门维修,连农机手都有专门的培训认证!”烟农田继坤忍不住点赞烟草部门的“全链条服务”。

(按需调度,小型农机高效使用)

烟叶生产季,烟农只需和技术员报备种植面积和时间,信息汇总后,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统筹调配旋耕机、移栽机等农机,避免农机闲置或扎堆。“去年起垄时我自己到处借农机,很多太大型了我又用不上,合适的人家自己也在用。今年提前报备,适配农机直接上门,2天就完成了起垄。”彭万祥说。这种“按需调度”的模式,让农机资源得到了最大利用。

从单一的农机推广,到“农机+农艺+服务”的协同融合,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正以更高站位打造产业升级体系。“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农机覆盖范围,推动‘机艺融合’向烟叶生产全环节延伸,让烟农全程享受到现代化农业的便利。”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服务机制,让“黄金叶”在农机农艺的助力下,成为烟农增产增收的‘致富叶’”。

农机农艺的融合,让机械的轰鸣取代了劳作的号子,标准化的技术改变了传统经验式种植模式,这不仅让“黄金叶”在保靖的群山间熠熠生辉,更以实践印证了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可行路径。未来,保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继续深化“机艺融合”服务体系,让科技之光洒向更多田间地头。(作者:石静)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