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中华砚文化汇典》首发仪式在北京善品堂隆重举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玉赋与全国砚文化、工艺美术系统专家学者、砚文化志愿者以及相关图书出版和文博机构负责同志共120多人参加,并向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山东财经大学以及河北大学等单位赠书。
《中华砚文化汇典》分别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以及人民美术出版社岀版,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时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担任编审委员会名誉主任并撰写《总序》;刘红军、张希清为主任,王震中、刘庆柱等史学、文物、考古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编审委员会。砚文化研究分会创始会长刘红军介绍说,该典籍共分七卷共20本总计800多万字。
据介绍,砚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兴盛于明清,距今有近7千年历史。然而纵观古今,成系统研究、记录砚台文化产生、演变与发展的著述,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竟属空白。时任砚文化研究分会会长的刘红军经过全面调研论证后,决定牵头开编《中华砚文化汇典》,系统挖掘整理、全面总结归纳我国砚台文化资源,研究砚台所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记述砚台所体现的历史、考古、文化、艺术与社会价值,得到各级领导首肯。2012年7月,由全国砚界专家、学者、雕刻家、收藏家等100多人组成的编创小组正式成立,其间尽管历经艰辛,但最终均按计划交稿并全部顺利过审出版。
首发仪式上,全体与会人员对百位砚文化专家、学者和志愿者持续十数年艰辛编典表达了各自的敬意,大家一致认为:《中华砚文化汇典》,既对砚文化璀璨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进行了梳理、补充和总结,又对当代砚文化的现状及研究成果作了较为充分记录与展示,既有很高学术性,又具有向大众普及的功能;它的出版发行既是对中华砚文化历史的梳理总结,也是对砚文化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和记录;它对于宣传和普及砚台文化知识,引领和指导砚台文化研究,推动中国砚文化事业整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原教授张希清以及天津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砚学专家蔡鸿茹都一致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我国首部内容最全、涵盖最广、规格最高的砚台文化专著,填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空白,非常值得学习推广和借鉴!(卢敏华兵 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