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山东潍坊诸城市贾悦镇中洛庄村烟农王清军已站在自家烟田的田埂上,望着眼前长势齐整、分层落黄的烤烟,这位与烟草打了12年交道的“老把式”,嘴角不由地上扬:“今年这烟,比往年都要好!”
烟叶品质显著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诸城烟区全面推广的“烤烟+油菜”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去年烟叶收获后,王清军在潍坊诸城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洛庄烟叶工作站的指导下,利用烟叶空闲期多种了一季油菜,让自己尝到了其中的甜头。“这一模式可真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一年里多种一茬油菜,不但大大改善了烟田土质,还让我‘一收’变‘双收’,每亩能让我增收600元左右。”王清军介绍着“烤烟+油菜”一年两熟种植带来的好处,脸上不由地笑开了花。
图为:“油菜花海”成为烟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今年,诸城市像王清军这样采取该模式的烟农有很多,全市共推广1.37万亩,其中洛庄烟站辖区就有3200余亩。每到三四月油菜盛花期,这里就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游客们纷纷前来拍照打卡,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实现了农旅深度融合,为烟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除了种植模式的改变,烟叶生产技术的升级也让王清军切实感受到了便利和效益。走进王清军的烟田,一根根黑色的管道纵横交错,这是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以前浇水施肥,全靠人工,又累又费时间。”王清军指着管道介绍道,“现在有了这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手机就能控制,精准又高效,还能节省不少水和肥料。”
烟站辖区的烟叶生产正随着科技力量的注入而迎来质的飞跃。测土配方施肥配合水肥一体技术,让烟株长势均衡健壮;上部烟叶充分开发技术的应用,使以往被忽视的顶端烟叶也成为了增收的“金叶子”;精准烘烤工艺的落地,让每片烟叶的潜质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显著提升了烟叶质量,上等烟比例提高了8个百分点,更让烟农们的收益实实在在增加了。
全程机械化的普及,更是让王清军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在王清军的烟田旁,一台烟叶采收机正在忙碌地工作着,机械手灵活地采摘着烟叶,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车。“以前采摘烟叶全靠人工,不仅成本高,还不容易找人,一不小心就耽误了农事。”王清军告诉我们,现在从育苗播种到烟叶采收,都实现了全程机械作业,特别是烟叶移栽、采收等环节的机械有了新突破,现在烟叶生产亩均用工较几年前降低了3个左右,每亩可以减少支出300多元。
图为:王清军的烟叶卖上了好价钱
“油菜季已经收入了5万多,烟叶看样子比去年还能多收三成,加上节省的人工和肥料成本,今年这84亩地,比我刚种烟那会儿几乎要翻了倍。”王清军粗略地核算了一下今年的预期收益,但是让他倍感欣喜的远不止收入的增加。如今,种烟变得轻松多了,烟站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现代化技术让生产更加高效,这位老烟农真切地感受到了现代农业带来的实惠。
不再为收成愁,不再为劳作累,王清军的故事里,藏着烟农们共同的幸福。当烟田换上新颜,烟农的生活也翻开了新篇章,未来,更多惊喜还在这片田野上酝酿。(郑海峰、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