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北京国电工程招标有限公司四月记:在成长与协作中践行专业初心

2025-09-23 11:21:21 来源: 人民政协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招标文件里每句话都得经得起法律和规范的检验。”这是我入职招标公司四个多月来,最深切的职业感悟。自今年五月以“行业新人”身份加入团队至今,这段从“小白”到逐步上手的历程,

“招标文件里每句话都得经得起法律和规范的检验。”这是我入职招标公司四个多月来,最深切的职业感悟。自今年五月以“行业新人”身份加入团队至今,这段从“小白”到逐步上手的历程,不仅充满了知识的积累,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一级招标部的专业精神与团队温度。

初入招评标领域,公司“师带徒”的培养机制为我打开了专业大门。资深项目经理石蕊成为我的导师,她常说:“招标工作容不得半点模糊,精准是底线。”记得第一次跟随石老师整理评标资料时,我按照一般的填写规则直接将金额项填写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的格式,她随后指出,“以万元为单位的项目金额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也就是精确到分。”她还带着我逐字核对招标文件的业绩要求,反复与招标人代表确认细节;审查B06文件时,哪怕是一个语病、一个错字,都要求重新修订。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我逐渐养成了“凡事先查规范、凡事必抠细节”的工作习惯,也真正理解了“精准是招标工作生命线”的含义。招标工作的“精准”,藏在每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里。

如果说导师的指导是“理论基石”,那么实际工作中的历练则是“实践课堂”。招标工作的严谨性,在评标现场体现得淋漓尽致。每次上会前,石老师会带着我反复核对评委打分表,检查是否存在错项、漏项;对于招标人提供的调研文件,更是逐字逐句审查,从错别字修正到多余空格删除,不放过任何一处疏漏。对于专家打分,石老师的做法是根据评议表自己打一遍分,再跟评标专家的打分进行核对。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暂停流程,要求专家重新核对打分、评议表及投标文件,直至确认无误后才继续推进。这种细致的工作方法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专家们打分时的疏漏,避免不必要的误差,保证评标过程的公平、专业、客观;也让我明白,招标工作关乎市场公平与项目质量,“精益求精”不仅是要求,更是责任。

更让我触动的是,招标工作中时常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但团队始终秉持“互帮互助、共同担当”的精神。上个月,我独立负责某施工类项目的评标现场工作时,遇到了以往项目中鲜有涉及的新问题,我一时手足无措。当我带着疑惑向一级招标部的0号桌反馈时,老师们立刻关心询问我问题的来龙去脉,或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文件,或梳理类似项目的处理经验,或协助与招标人沟通。大家的最终目的和共同目标是解决问题,推动评标工作的公正顺利进行。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想工作集体的模样:没有推诿扯皮,只有齐心协力;没有各自为战,只有并肩前行。

四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从对招标行业的懵懂认知,到逐步独立承担工作任务,我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蜕变。未来,我将继续以导师的严谨为榜样,以团队的协作精神为动力,在招标工作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用专业能力守护每一次招标的公平与公正。(徐文淼)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