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用“微”志愿行动 绘“溢”暖心画卷

2025-09-23 10:07:4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初秋的慈溪,阳光透过绿叶洒向社区广场,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俯身为银发老人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剪刀的轻响与电器运转的嗡鸣声在志愿服务的暖流中交织——这是慈溪市烟草专卖局“党员志愿服务队

初秋的慈溪,阳光透过绿叶洒向社区广场,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俯身为银发老人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剪刀的轻响与电器运转的嗡鸣声在志愿服务的暖流中交织——这是慈溪市烟草专卖局“党员志愿服务队”扎根民生的生动缩影。这支以“红马甲”为标志的队伍,正通过普法宣传、助老服务、便民帮扶等多元行动,让“志愿红”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反诈手册里的“安全课”

“阿姨,接到陌生电话要警惕,转账前一定要先和子女商量!”

在慈溪市坎墩街道五塘新村老年活动中心,党员志愿者们正向围坐的老年人发放精心制作的普法宣传册。桌上整齐摆放的书籍与瓶装资料中,既有图文并茂的《老年人防网络诈骗指南》,也有通俗易懂的法律常识手册。志愿者们一边分发资料,一边结合案例讲解AI换脸诈骗、保健品虚假宣传等常见陷阱,耐心解答老人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疑问。

“这些手册字大清楚,我们回去慢慢学!”一位白发老人捧着宣传册笑道。

图为慈溪市烟草专卖局志愿者在老年中心开展发诈宣传

室内场景同样温馨:三名志愿者围坐在贴有“禁止吸烟”标识的老木桌旁,一名穿花衬衫的阿姨在年轻党员的指导下,指尖轻触一本红色法律书籍,专注学习赡养继承条款。

“我们不仅要送知识,更要送‘安全感’。”志愿者小丁介绍,团队针对老年人易受骗特点,将专业法律术语转化为方言案例,让法治意识真正入脑入心。

图为志愿者为社区老人普及法律知识

理发椅上的“贴心事”

镜头转向室内理发角,紫色的理发围布下,一位老人闭目享受着志愿者的修剪服务。

“头发短了精神,谢谢你们!”老人摸着利落的发型连连道谢。

另一侧,一名志愿者正弯腰为老人洗头,水流声与谈笑声让斑驳的墙面也染上暖意。“理发看似小事,却是许多独居老人的‘刚需’。”党员志愿者李姐边擦汗边说。这支队伍定期走进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洗头服务,剪刀开合间剪去的是银发族的烦恼,留下的是党群连心的温情。

图为志愿者们为老年人免费洗头、理发

家电旁的“实用法”

户外阳光下,志愿者们蹲在零件堆旁为老人修理家电的场景格外醒目。

“这个插头老化了,换上新的就安全了。”一名戴黑头带的志愿者边调试边向老人解释原理,围观的老人们频频点头。另一组志愿者则推着工具箱穿梭于楼栋间,为居民解决电水壶短路、电风扇停转等日常难题。

“不用花钱就能修好电器,你们真是帮了大忙!”一位阿姨握着志愿者的手感激地说。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免费维修电器

街头巷尾的“补给站”

在城市街道边,另一支小分队将目光投向户外劳动者。一名身着橙灰工服的环卫工人手持扫帚,接过党员志愿者递来的矿泉水与防暑药品,背后车流不息的高楼见证着这暖心一幕。

图为志愿者们为户外劳动者送上矿泉水和防暑药品

“高温天送水、雨天送伞,我们希望通过点滴行动,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被看见、被关怀。”志愿者坦言。

从普法桌前的耐心讲解,到理发椅旁的细致服务;从电器故障的妙手修复,到街头巷尾的清凉问候——慈溪市烟草专卖局的党员志愿者们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今年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惠及群众超千人次。正如这些志愿服务的组织人周吉明同志所言:“志愿服务不是任务,而是党员践行初心的‘试金石’。我们要让每一抹‘志愿红’都成为群众心中的‘安心色’。”(作者:慈溪市烟草专卖局 茅启超 徐遵涵)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