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罗山:返乡接力金叶路 家庭农场绘振兴

2025-09-17 13:27:5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清晨的豫南大地,阳光轻柔地洒向田野。河南信阳罗山县楠杆镇壹号家庭农场一片忙碌景象。一座座智能化、清洁化的电烤房整齐的矗立着,电烤房里温度显示屏的数字缓缓跳动,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烟叶清香。“轻点放,

清晨的豫南大地,阳光轻柔地洒向田野。河南信阳罗山县楠杆镇壹号家庭农场一片忙碌景象。一座座智能化、清洁化的电烤房整齐的矗立着,电烤房里温度显示屏的数字缓缓跳动,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烟叶清香。

“轻点放,这可是咱的金叶子!” 农场主小杨正细心叮嘱农户对刚出炕的烟叶进行整理分类。旁边的电能烤房前,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烟叶分类、编杆、装炕。“使用电能烤房,清洁高效,省时省力。烘烤这个环节 我们轻松多了。”小杨笑道。

几年前,杨鹏还是一名远洋船员,常年漂泊海上。以前在船上跑,钱是不少,但一年到头不着家,老人孩子都顾不上。“父母年龄大了,多次劝我回家帮忙。”看到父母经营的家庭农场日益风生水起,2021年,怀着对家庭的牵挂和对故乡的眷恋,他毅然返乡接过父母手中的种植产业。然而,回乡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心里很没底气,很多东西都不懂,所有东西都要一点点的学。”杨鹏坦言。好在,父母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职业烟农,积累了不少的技术经验,在父母手把手的指导下,在当地烟站的大力支持下,他从“技术小白”逐渐成长为家庭农场的“掌舵人”。

如今,小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在县城买了房子买了车,孩子也在城里上学。现在守着家把钱挣了,还能照顾好父母和孩子,这日子过得踏实!”小杨的话语间满是自豪与满足。

这份底气的背后,是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强力支撑,是当地烟草部门践行“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所做的种种努力:物联网设备精准调试温湿度、控制棚膜起落通风,编织起“数字温网”,立体防护体系筑起“抗寒堡垒”工场化育苗技术全面普及使用培育出优质壮苗;大型微耕机、起垄机进行烟粮轮作深耕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效率改善了土壤质地;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正成为烟农抗旱保收的“利器”;电烤房的大力推广使用让烟叶烘烤提质增效、绿色环保。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烟农真正实现了“轻松种烟、科学烤烟、产业化种烟”。

个人致富的同时,小杨更不忘乡邻。他的农场常年固定吸纳几十户乡亲就业,农忙时节用工可达百余人。“都是附近村子的。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着钱,一天百十块,顾家、挣钱两不误。”他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致力于将种植技术传授给更多人,带动大家共同成长致富。

楠杆镇壹号家庭农场流转了三百多亩土地,开展烟粮轮作,是信阳市烟叶产业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信阳市共有78个这样的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已成为该市烟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一股活跃而重要的力量。

夕阳西下,“楠杆壹号烟叶家庭农场”的招牌在余晖中熠熠生辉。小杨还在仔细检查着刚烘烤好的金灿灿的烟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从远洋船员到种烟能手,他的蜕变源于对家乡的热爱,更得益于好政策与新技术的赋能。如今,在信阳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正有越来越多像小杨一样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在乡村这片热土上,让金叶飘香,让乡村焕新,让日子越过越敞亮。(朱萍)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