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于阡陌,溯链洄源——记西农学子暑期赴安康社会实践

2025-09-17 09:06:3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安康,静卧秦巴汉水间。云深雾绕,沃土生金,是驰名天下的天然药库。万千草木汲取天地精华,在青山碧水间吐纳芬芳。安康药香,自古润泽一方,更随着中华医药的长河,流向全国,泽被苍生。为响应国家《“十四五&

安康,静卧秦巴汉水间。云深雾绕,沃土生金,是驰名天下的天然药库。万千草木汲取天地精华,在青山碧水间吐纳芬芳。安康药香,自古润泽一方,更随着中华医药的长河,流向全国,泽被苍生。

为响应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号召,2025年7月19日-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安康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实践团聚焦安康市汉滨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中药材试验示范站,在试验站首席专家董娟娥教授、副站长杨庆老师的指导下,同带队老师王泽龙,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期间走访6镇15村,参观采访4家本土企业,调研当地药店30余家,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力求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图一 实践团于试验示范站种植基地门前集体合照 乔诗彤供图)

(图二 实践团成员采访农户 乔诗彤供图)

在这之后,团队陆续走访了陕西济世康源医药有限公司,安康康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安康北医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四家本地企业。在企业同质化的当下,团队选择了四家各具特点的企业作为调研对象,进行生产全过程参观与企业中高层人员采访,力求获得更为全面多样的信息。然而,在与企业相关人员的访谈中,团队发现,尽管企业会从本地收购原料,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需从外地收取。那么,为何不直接从本地收取原料呢?

(图三 安康康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带领实践团参观生产车间 乔诗彤供图)

而后,团队走访了当地的中药材集中交易市场与30余家药店,商户手中的货物多从河南、安徽等地收购而来,而药店中中药饮片的产地,亦赫然写着这些地方。一些颇具戏剧性的事情正在发生,一株秦巴山脉的药材,居然“海归”之后提升了数倍身价又回到了秦巴山脉之中。

农户散户不成规模,标准不一,那便化散户为整户,吉河镇矿石社区的赵先生团结整个社区之力,流转周边80多户群众的林地,采用林下生态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建立了规模数百亩的种植基地,带动社区全员致富增收。以一户带头,集中管理的方式应对农村的劳动力缺失,与耕地离散不成规模;以林下种植的方式,更好利用当地林地资源,在不破坏“耕地红线”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种植面积。这种模式为山区农户提供了可复制的产业发展路径,切实打破了其他村子所面临的“死循环”。

(图四 赵先生为队员讲解药材品种 马若菲供图)

企业从农户端收购的药材多不合标准,亦可签订合同,建立基地,统一管理。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建立“六统一GAP”基地,物联网监测土壤、光照,保质量稳供给,为“长期合同”奠定基础;安康北医大创“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绞股蓝全闭环管理,收购价从20元/kg涨至60元/kg,亦应了农户对“保底价”的期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中药材试验示范站的建立,亦为当地注入了科研活力。从遵循土办法的蛮干、硬干,到科学指导下有组织的干、有智慧的干,一个个新品种的培育,一种种新产品的研发,为当地降低着种植成本,开辟者新的销路。唯有科技力量的汇入,才可让当地中医药产业这条已经流淌千年的长河再度激发出新的活力。

调研终了,步履未止。当调研团队的足迹融入秦巴沃土,当科研智慧叩响千年药乡,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产业链断裂的现状,更应有重构的希望。两周实地调研的结束远非前行脚步的终点,而是青春与乡土对话的开始。青山不负耕耘者,秦巴药材香飘万里的锦绣画卷终将织就,每一株深山的草木,都能绽放应有的价值光芒。(张雅淇、曹航、林亚涵、乔诗彤)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