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哈尔斯董事长创业四十周年庆典之际,他也向哈尔斯的所有投资者发布了题为《四十载破茧路,百年品牌长征行》的一封信。
1996年,“哈尔斯工贸有限公司”挂牌,名字里第一次出现“哈尔斯”;2008年,股份制改革完成,公司正式升级为“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9日,深交所一记锣响,哈尔斯成为中国杯壶行业上市第一股。
见证行业,在机遇中爆发
中国杯壶行业经历了“技术引进—工艺成熟—品牌崛起—消费升级”的周期演进。吕强在信中强调,作为这一行业的积极参与者,哈尔斯始终与时代同步,不断推动创新,致力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和时尚化的需求。
纵观北美市场,杯壶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主要源于消费场景拓展、产品创新及品牌年轻化策略的推动。欧美市场因露营、野餐等户外产业成熟,保温杯从工具属性升级为户外活动“必备品”。比如YETI早期以耐用性立足,通过DTC模式深耕爱好者社区。2020年,Stanley通过“色彩革命”打破耐用品定位,成为时尚符号,杯壶行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扩容。而后Owala以专利技术和社交属性破圈,在TikTok获得2.72亿次浏览,并登上《时代》杂志年度发明榜单。
吕强坦言,哈尔斯亲历了海外杯壶的“三次进化”,从耐用品到场景化消费品,再到如今的快消品;每一次品类跃迁,都是一次需求的爆炸。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保温杯出口总额为23.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亿元),同比增长582.7%,其中浙江永康贡献了全国约70%的出口量。
这一数据也体现在了上市公司的数据中。2024年,哈尔斯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近四成。上市十三年间,公司把营收从5.1亿做到34亿,增长逾六倍,累计分红7.22亿元
正如吕强在信中所说,“行业合力之下,千亿规模不再是蓝图,而是清晰可见的里程碑。公司将以长期主义者的姿态,持续加码研发、产品、品牌与渠道,把每一只杯子都做成用户生活方式的‘超级接口’。”
直面挑战,在逆势中布局
行业的飞速扩容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却也给市场增加了不确定性。在今年半年报后的投资者交流中,哈尔斯表示,公司第二季度OEM营收环比增速有所放缓,主要系二季度受关税政策不明朗的影响,部分客户整体情绪偏谨慎,包括发货、下单节奏都有影响,导致短期出货节奏有延迟。
纵然市场充满变化,吕强答到,哈尔斯始终与客户同频共振,深耕海外头部品牌,抢滩空白版图,用持续精进的产品与交付,把单点合作织成多区域、多客户、多周期的韧性网络。
在今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却稳中略有增长。也就是说,国外市场面对变化呈现了结构性调整,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本轮终端市场结构性调整中的头部品牌均为公司现有合作客户。据了解,这些客户有意愿去优化其现有供应商体系,公司作为全球头部核心杯壶供应商有望在新一轮份额分配中拿到更高比例;同时,头部客户也在实行“新区域扩张”战略,公司也有望在积极配合客户开放新地区业务中获得更高的订单量。
另一方面,关税政策扰动也推动哈尔斯加速了泰国工厂的建设进度。从二季度的财报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加速了泰国基地的产能布局,导致各项成本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今年上半年,泰国工厂二期建成达产,在产能快速爬坡阶段,公司加速了产品新模具转移、原材料储备、人员培训等的进度,并启动“国内专家+本土骨干”混编支援机制,降低海外产能的不确定性风险、保障高品质快速交付。作为业内首家海外布局的公司,公司已收获多家核心客户的好评。
哈尔斯的四十年,是拼搏奋进的四十年,也是不断突破的四十年。在董事长创业四十周年庆典之际,我们回顾过往,更展望未来。吕强表示,纵然国际风云仍有暗涌,我可以笃定地说:哈尔斯,已全副武装,随时应战。